财经深度|当全国“柜姐柜哥”挤进你的评论区,让金价重回7字头

财经深度 |  2025-03-19 14:11:57 原创

胡羽 来源:大众新闻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躺在家里发个帖子,全国柜姐柜哥带着优惠报价来“敲门”。济南的李女士正是这场“云端价格战”的亲历者。

人在家中坐,报价八方来

春节期间,李女士为购置金饰在小红书发布“蹲一个周大福柜姐”的帖子,短短几小时便收到不少跨地域报价,最终以“每克直降120元”的优惠锁定跨地区的一家门店,金饰价格从当时的8字头降到7字头,李女士前往当地门店提货时,不禁感叹自己像是触发了隐藏的消费密码。

这种"需求帖为令,评论区作沙场"的新型消费比价模式正席卷社交平台。

以小红书为例,搜索“蹲一个”“蹲柜姐”等关键词,几万篇种草笔记瞬间涌出,构建出独特的消费暗语体系:消费者发布"求XX品牌地板价"的需求帖,旋即会有顶着“周大福-momo”“雅诗兰黛-小妹”等格式ID的用户闻讯而来。

从珠宝到服装,从手表到汽车,各种诱人的优惠信息——如化妆品专柜的小样“买一送多”、服饰品牌的半价促销、珠宝品牌的“大额克减”等——都在消费者的需求贴评论区中悄悄流传。这种跨地域的优惠网络编织出了一张无形但极具影响力的商业网,正如一位自称某珠宝销售的用户在评论区打趣所说:“你尽管发帖,全国柜姐带着KPI向你奔赴。”

从"人追货"到"货追人"的三重推力

从“人找货”到“货追人”,这种改变缘何产生?

“之前,比价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因为存在信息差,线下询价像开盲盒,柜姐永远说‘这是最低了’,但谁知道这后面藏着多少让利空间。” 95后消费者小林向记者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社交平台的出现使得全国渠道的价格变得透明,赋予了消费者重新掌握议价权的能力。正如李女士的经历,一条帖子几小时内完成的比价效率,远超以往多天跨城奔波的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让消费者能够找到心仪的价格。

而买方市场的形成,实则是卖方承压的镜像反射。以金饰消费为例,由于去年以来黄金价格屡创新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2024年黄金消费量同比下降约10%,整体黄金珠宝市场疲软,库存周转率下降。“近期销售压力比较大,所以我们拿出更多优惠来就是想促进消费者购买。”小红书用户苗苗自称是大牌珠宝店铺的在职销售顾问,他的话道出了一些现实的无奈。苗苗表示现在,自己空闲时间会习惯性的刷一些‘蹲柜姐’的帖子,“网上巡逻”已经成为她的日常行为,以此寻找潜在客户并提供特别优惠。

平台算法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隐形推手的角色。“没想到第一次尝试就让我购买到了心仪的黄金饰品。”李女士告诉记者,年前为了购金发布的帖子,是她开通小红书账号后发布的第一篇笔记,结果超出了她的预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相关需求贴发布后,平台利用LBS定位、关键词抓取等技术,构建 “需求-供给”的瞬时连接通道,迅速匹配到相关的供应信息,并将其精准推送给目标用户,从而实现高效的供需对接。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为商家提供了更直接接触潜在客户的途径,促进了“货追人”的新型消费模式的发展。

真优惠还是真陷阱?

新消费方式产生,紧跟而来的也有新陷阱。

“员工自己都买不到的折扣,社交媒体上却有一大把。”鱼鱼是上海某服饰品牌的柜姐,她坦言社交媒体上该品牌服饰的大额折扣有可能是陷阱。据她介绍,上海该品牌所有店铺最低活动款6折,偶尔有5折的,但大多数都是会员专享折扣,其他特别活动并不多见。

而在黄金饰品消费领域,情况更加复杂。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在与某声称"克减150元"的博主进行沟通后,发现实际仅能兑现80元优惠,且要求私下转账。而此前有报道指出,网络上黄金大克减活动并非出自官方,其销售的产品也容易出现工艺不对版、翻新首饰等问题,一些代购和第三方打着品牌柜姐的名号,从深圳水贝等市场购入同款,然后再包装出售,更有甚者用合金等低价金属仿冒黄金,造成消费者经济损失。

据一位自称是知名黄金珠宝品牌前店员的业内人士透露,不同的克减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通常,官方推出的克减活动优惠幅度在20-30元之间,主要集中在特定假期、商场周年庆或部分商场为了引流提供的补贴活动,这类活动的最大优惠幅度很少超过40元。而那些声称克减40-100元左右的活动,则往往是通过旧金置换等方式实现的。

另外,也存在一些加盟店的乱价现象。以周大福为例,根据官方数据,周大福的门店数量由2022年末的5459家涨至2023年末的7492家。根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加盟店店铺位置没那么好,老板为了达到年度销售任务会降低自己的毛利率,就可能出现比官方活动力度更大的现象,但这也是被官方明令禁止的。

所以,当评论区挤进大量“柜哥”“柜姐”时,消费者应谨慎核实所有信息来源,确保所获得的优惠真实可靠,避免盲目跟风,从而有效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不受侵害。

(大众新闻记者 胡羽)

责任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