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涨超20%!中国资产基本面发生好转,564只权益基金净值创出历史新高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2025-03-19 12:09:28原创
近期,权益类基金发行市场表现回暖。发行规模方面,截至3月13日,今年以来共有160只权益类基金成立,发行规模合计779.93亿元,基金成立数量与基金发行规模均超去年同期。多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频频发布公告,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表示,主动权益类基金后续随着科技成长产业趋势不断推进、经济活力逐渐恢复,基本面力量增强,主动选股的超额收益未来两三年可能会比较明显。
数量和规模均超去年同期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今年以来共有160只权益类基金成立,发行规模合计779.93亿元,基金成立数量与基金发行规模均超去年同期。2024年同期,共有124只权益类基金成立,发行规模合计398.32亿元。
多只权益类基金募集规模超10亿元。例如,博时科创综指ETF、建信科创综指ETF、易方达科创综指ETF发行规模均达到20亿元。此外,中金中证A500ETF、鹏扬中证A500指数增强、海富通中证A500ETF、中欧恒生消费指数、广发同远回报混合、富国科创综指ETF、国泰科创综指ETF、天弘科创综指ETF等基金的发行规模均在15亿元以上。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2只基金发行规模超10亿份。3月6日,广发同远回报宣布成立,募集规模18.91亿份,成为今年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广发同远回报的原定募集日期为3月3日至3月21日,在发行前,该基金将募集规模上限由50亿元调整为20亿元。但3月6日,基金管理人便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最终发行规模为18.91亿份。其中,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认购500万份,基金从业人员认购609万份。成立于3月11日的大成兴远启航的发行规模也超过10亿份,达到13.25亿份。此外,华商研究驱动、融通品质优选、华商恒鑫回报的发行规模也较大,分别为7.12亿份、6.12亿份和6.09亿份。
权益类基金依然是公募重点布局的方向。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当前共有72只基金正在发行,其中57只是权益类基金。业内人士认为,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发行规模的快速增长反映了公募机构对权益市场的信心。
基金公司、经理自购频现
近日,多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3月3日,中欧恒生消费指数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基金认购时间只有一天。3月7日,中欧恒生消费指数即成立,最终发行规模达到18.97亿元。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热度也显著回升。3月5日,广发同远回报混合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募集期只有2天。3月6日,广发同远回报混合火速成立,发行规模为18.91亿元。
与此同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频频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3月14日,融通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融通基金已使用固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融通央企精选混合型基金A类。3月12日,华商基金发布公告称,表示运用固有资金合计2000万元申购旗下华商盛世成长混合、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华商甄选回报混合4只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此前,广发同远回报混合也发布公告表示,广发基金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广发同远回报混合,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基金管理人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已超5亿元。
及时把握市场结构性行情
今年以来,多种生成式AI大模型横空出世,带动中国科技板块价值重估,人工智能、科技等板块轮番表现,沪指于3月14日成功站上3400点整数关。一批主动权益基金及时把握住了市场结构性行情,净值创出历史新高。
相关媒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共有564只权益基金净值创出历史新高,其中包括324只主动权益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占净值创历史新高的权益基金比重超过57%,展现出较好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从业绩表现来看,这批主动权益基金中,有12只基金年内涨幅超过20%,其中更有3只基金年内涨幅超过40%。从过去一年的时间维度看,有1只基金净值斩获翻倍涨幅,另外5只基金涨幅超过70%,涨幅超过50%的基金合计达14只。
从产品特征来看,这些净值创历史新高的产品既有当下热门的主题基金,例如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基金、数字经济主题基金等,还有一些成立时间仅一两年的次新基金。这些基金成立于行情低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之前市场下跌带来的净值大幅回撤,同时基金经理在之后的市场反弹中也及时把握住了结构性行情。
对于主动权益类基金超额收益回归,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主动基金跑赢大盘,核心原因是中国资产基本面发生好转,基于基本面定价的投资方式变得更加有效。他同时表示,主动权益类基金选股主要基于盈利、景气、质量、估值等传统基本面框架。后续随着科技成长产业趋势不断推进、经济活力逐渐恢复,基本面力量增强,主动选股的超额收益未来两三年可能会比较明显。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王天书)
责任编辑:王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