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诊疗点亮希望!青岛眼科医院采用"多学科会诊+现场读片",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2025-03-19 17:35:11
半岛网3月19日讯 (记者 孙贴静)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打破学科壁垒,采用"多学科会诊+现场读片"的创新解析模式,针对每项复杂病例展开立体化研讨,为患者构建个性化诊疗方案。期间,接连为两例患者提供了精准救治。其中一例患者被确诊为罕见的罕见的视神经鞘脑膜瘤,一例患者则是在乳腺癌术后突然坠入黑暗深渊根源竟是药物损伤所致。
32岁女患者确诊罕见的视神经鞘脑膜瘤
32岁的王女士经历了一场长达一年的"视力保卫战"。一年前,王女士因左眼视力下降辗转多家医院,期间虽经反复的激素治疗,但视力仍不见好转。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接诊期间,恰逢医院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组长魏世辉教授参与会诊指导,魏教授凭借着对神经眼科疾病的丰富诊疗经验,通过超高分辨率眼眶MRI联合视神经CT检查,敏锐的发现特征性的"轨道征",最终确诊患者病症为罕见的视神经鞘脑膜瘤。
"终于找到病根了!王女士十分激动。通过对该病例的明确诊断,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目前,专家团队已为其量身制定了精准化个体治疗方案,相关治疗措施正按计划有序推进,患者病情逐步向好发展。
右眼视力急剧下降竟是药物损伤所致
55岁的李女士近期突然出现右眼视力急剧下降至无光感的症状,匆忙来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寻求帮助。
经专家团队系统评估,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右眼视神经炎。 在详细问诊过程中,魏世辉教授敏锐捕捉到关键线索:患者2年前确诊乳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持续服用他莫昔芬进行内分泌治疗。凭借着对药物性眼损伤的敏锐洞察,魏教授最终确诊患者为他莫昔芬相关视神经炎,随即告知患者停用靶向药物并联合激素冲击及神经营养治疗方案,仅两周时间,李女士视力就从"无光感"奇迹般恢复至0.6,患者和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打破学科壁垒,为复杂病例构建个性化诊疗方案
2月28日下午,神经眼科疑难病例多学科研讨会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讨论会由魏世辉教授领衔,汇聚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尹卫宁教授、青岛市市立医院医学影像科周炜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孙伟副院长、青光眼科潘晓晶教授、神经眼科赵颖副教授、陈秀丽副教授等多位专家,打破学科壁垒,采用"多学科会诊+现场读片"的创新解析模式,针对每项复杂病例展开立体化研讨,为患者构建个性化诊疗方案。
在学术交流环节,魏世辉教授带来《浅谈前床突气化所致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专题讲座,通过详实的影像学解析与典型案例剖析,系统阐释了该病症的解剖机制与鉴别要点,同时还分享了团队在诊断及临床干预中的创新经验。
本次研讨会搭建起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平台,通过临床思维碰撞与技术创新交流,有力推动了区域神经眼科诊疗水平的提升。未来,医院将持续聚焦视觉健康领域的前沿,赋能精准医疗,为守护群众光明未来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责任编辑:孙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