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进入存量时代!机构“瘦身”、“回归”分行管理,抓住“留量”出“新招”……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2025-03-19 12:10:47原创
“据(青金复[2025]38号),我行下列机构终止营业并注销《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现予以公告。”3月14日,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青岛分中心在媒体上发布了上述公告,这意味着开年以来该行已关闭7家信用卡分中心。而这也只是近年来信用卡存量市场转型调整动作的“冰山一角”。
记者注意到,与信用卡机构“瘦身”同时发生的,还有信用卡联名卡停发、信用卡权益逐步缩水等,可以看出信用卡发展的背后——银行已经开始调整新的打法,商业银行也不再单纯追求信用卡的发卡数量,精细化运营成为发展新考量。未来,究竟信用卡市场将走向何方?且看记者的相关调查采访。
改革提速:
多家信用卡中心“离场”
“回归”分行管理成趋势
近年来,信用卡中心业务回归分行的趋势愈加明显,在信用卡中心的“瘦身”中,信用卡业务的机制体制改革悄然加速。
3月14日,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青岛分中心在媒体上发布公告称,据(青金复[2025]38号),该机构已于2025年2月28日获批复同意终止营业并注销《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公告还表示,其全部业务并到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记者梳理发现,这是该行开年来获批复关停的第7家信用卡分中心。另外6家分别是2月18日获批终止营业的福州分中心,2月12日获批终止营业的兰州中心,2月10日获批终止营业的贵阳分中心,1月24日获批终止营业的深圳分中心,1月17日获批终止营业的南昌分中心和1月6日获批终止营业的柳州分中心。此外,2024年,交通银行也关停了桂林的信用卡分中心。
交通银行此举措并不鲜见。3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东北分中心获批终止营业。2024年,华夏银行也关闭了信用卡中心天津分中心、信用卡中心青岛分中心。更早之前,蒙商银行也关停了该行信用卡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和呼伦贝尔分中心。
除关停信用卡中心外,近年来,还有银行选择撤销信用卡部或关停信用卡App。2023年10月末,上海农商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在零售条线组织架构的调整中直接撤销信用卡部。此后,更多的银行也进行了内部调整。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以来,包括渤海银行、北京农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宣布关停信用卡App,将其功能迁移至手机银行App。
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折射出信用卡经营模式的改变。
有媒体报道,华夏银行对外表示分中心终止营业是经营机制改革的需要,将由法人持牌对外营业变更为属地分行管理。
在2024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光大银行也透露,该行启动了信用卡机制体制改革,尤其是推动“回归消费本源”“回归分行”的“两个回归”,加快经营转型与结构调整。
在改革后,交行信用卡原有的“集中经营+垂直管理”模式将转变为“集中经营+属地经营+矩阵式管理”。
有业内人士认为,信用卡业务回归到分行,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能与当地零售业务相融合,或许能更有效地拓展信用卡客户。
中信银行曾在2024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透露,从分行渠道获客的信用卡,能够防范欺诈性风险,因此从自身渠道获客的信用卡资产质量比外获的高。
“我认为将信用卡业务划分到分行管理,其实更符合当下以‘总分行’为骨架的银行体制方向。”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曾表示。
调换打法:
联名信用卡热潮降温
现金分期优惠折扣加大
哆啦a梦卡、猫和老鼠卡、腾讯联名信用卡、粉丝卡、旅游卡……在很多信用卡持有者的钱包里,都曾“积攒”着各种各样的联名卡。而这些与热门IP或知名品牌联名推出的联名信用卡因其专属的优惠权益或者精美的卡面设计,也一度是银行的揽客“神器”。如今,联名信用卡热潮渐退,在金融领域引发关注的信用卡市场调整的另一动作,便是近来多家银行宣布停发联名信用卡。
3月6日,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称,将从2025年5月12日(含)起停止发行包括浦发腾讯联名信用卡、浦发网易云音乐联名信用卡、浦发高德联名信用卡等在内的14种信用卡。无独有偶,2月7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4月1日0时起,该行将停止办理“中信银行QQ音乐联名信用卡”等联名卡的申请、补卡、换卡及到期续卡业务。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开年以来,至少有7家银行宣布停发旗下至少22款联名信用卡产品。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就此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联名信用卡停发的大部分原因在于多数先前的合同已经到期,且未再续签。在他看来,当前许多联名卡在发行后陷入了“联而不合”的尴尬境地。此外,合作协议的排他性和时间限制也影响了银行与其他品牌的进一步合作。
联名卡在信用卡家族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近来,依然有银行推出信用卡新品,能链联合华夏银行共同推出联名信用卡——华夏能链联名信用卡,中信银行信用卡与香格里拉集团携手推出联名信用卡,进一步扩容中信银行“金融+商旅”生态服务体系。
“从目前信用卡市场所面临的清理睡眠卡的举措中,下架部分低效联名卡同样也可以看作是清理睡眠卡的组成部分。发卡银行可以集中精力,在这场行业调整中将有限资源落实在有生命力的产品上,实现轻装上阵,让经营更有效率。”董峥表示。
除联名信用卡被停止发行外,记者梳理发现,近期不少银行都在对其信用卡产品权益及积分规则进行了调整,总体看,产品权益的覆盖范围在缩小。
比如,1月13日,潍坊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即日起该行所有信用卡将取消积分调整规则,信用卡开卡激活、绑卡及消费等方式均将不再获得积分。建设银行包括龙卡尊享白金信用卡在内的3款信用卡、中信银行悦卡等都调整了权益。
“银行密集缩减旗下信用卡权益,反映出银行信用卡部门盈利模式单一的窘境;同时也反映出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在信用卡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方面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信用卡存量市场,商业银行亮出新招吸引客户,竞争招数频出。有的银行将最低还款额度一降再降,还有的办理分期享利率优惠或者给与刷卡金奖励。
“根据您的用卡情况,2025年1月16日(含)至2025年6月16日(含)所出账单部分余额最低还款额比例调整为2%,具体见账单内容,期限届满后恢复至5%。”还在1月中旬时,即有部分交通银行用户收到关于“信用卡最低还款额比例调整为2%”的提示。其实,不止交通银行,近期已有多家银行宣布下调信用卡最低还款比例。例如,建设银行曾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2月11日起,该行所有龙卡变形金刚信用卡的最低还款比例从10%调整为5%,其他计算规则不变。
除降低最低还款额度外,银行还通过给予利率折扣或达标送刷卡金等方式,鼓励用户办理分期业务。“即日起至6月30日,在青农商信用卡App办理现金分期,分期方式选择‘每月还息,到期还本’,分6期、12期或24期可使用75折优惠券。优惠后年化利率2.7%。”近日,青岛农商行一工作人员在朋友圈如此营销。无独有偶,近期,华夏银行也推出鼓励信用卡用户办理分期的活动。
何以突围?
精准洞察用户需求
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当前,信用卡已然进入存量时代。存量时代信用卡业务盈利空间逐步压缩,降本增效需求日益迫切。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在此背景下,银行要做好信用卡业务,需要洞察用户需求,通过功能的完善等手段从中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也需要充分融入零售生态,借助场景化经营,为用户打造更加便捷好用的信用卡服务。
王蓬博则表示,未来信用卡业务将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银行会更加注重客户分层服务,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等因素,将客户分为不同层级,为每个层级的客户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董峥则表示,消费趋势变化下,各信用卡中心要想“突围”,就要及时掌握持卡人消费趋势,充分了解消费需求变化,将信用卡权益与用户的刚需消费相结合,最大程度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场景,以提升用卡活跃度。
对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方向,信用卡行业专家葛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发挥母行的网点优势,加快信用卡业务从经营单元到管理单元的转型,深研优质客户金融需求,精耕细作;二是拥抱大模型之类前沿科技应用,强化信用卡业务提质增效;三是开放心态,精细化客群分层,与外部互联网平台共同经营,实现业务双赢。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 文鸿飞)
责任编辑:王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