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作为参考答案》北京新书分享会举办

文化观察 |  2025-03-10 12:06:50 原创

田可新来源:大众新闻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日前,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一层学津堂内气氛热烈,一场围绕《世界作为参考答案》新书展开的分享会在此举行。此次活动由世纪文景携手国家图书馆共同举办,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资深媒体人陈鲁豫担任嘉宾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青年作家蒋方舟作为对谈嘉宾,共同深入探讨书中话题,带领读者在时代浪潮中探寻生活与精神世界的答案。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源自刘擎和严飞在哈佛游学期间的深度交流。2023年至 2024年,作为哈佛燕京学者,他们在哈佛时常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找合适场景深入对话并视频记录。这些对话内容广泛,涵盖教育、旅行、乡愁、痛苦等多个领域,以及对优绩主义、工具理性、反智主义等社会现象的反思。

在整理这些对话时,他们从众多的交流内容中精心挑选出八个话题,整理成文字记录,最终结集成书。刘擎在分享会中提到,这本书秉持“轻阅读,重问题”的理念,并非要给读者们提供现成的标准答案,而是希望通过书中的内容,为大家提供不同的思考思路和框架概念,引导读者重新审视世界与自我的关系。他还幽默地表示,自己有些拖延症,在创作过程中,多亏了严飞的积极催促和推动,这本书才得以顺利完成。

《世界作为参考答案》一书涵盖教育、旅行、乡愁、痛苦等八个章节,同时也是当下年轻人关注的八个话题,与生活、社会发展和精神世界紧密相连。主持人陈鲁豫借由八个话题为引,以带领读者进入书籍“精读”的独特视角开启了这场思想之旅。她提到阅读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旅程,一个作品在作者创作时,融入了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与经历,宛如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诞生。而当读者去接收、去阅读时,又会凭借自身的阅历、感悟和思考,赋予作品全新的理解和解读,使其成为另外一个独特的生命体。

以《瓦尔登湖》为引:重新审视与世界的关系

活动首先围绕书中开篇和结尾都涉及的《瓦尔登湖》展开讨论。陈鲁豫感慨,在如今这个快节奏时代,人们与梭罗所处的时代相比,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生活的便捷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愈发远离自然,内心被各种物质欲望和信息填满。梭罗能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专注于与自然对话、探寻自我,这种生活方式在当下显得格外珍贵。她认为,我们应该从《瓦尔登湖》中汲取灵感,哪怕无法完全复刻梭罗的生活,也可以在城市的喧嚣中,为自己开辟一片心灵的“瓦尔登湖”,比如在忙碌的工作日抽出片刻,静静地欣赏窗外的风景,或是在周末走进公园感受自然的气息,以此来缓解内心的焦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

刘擎深入解读梭罗的选择,指出梭罗看似离群索居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宣言。现代社会,人们常以功利、取用的态度看待世界,将世界视为满足自身需求的资源,导致与世界的关系变得单一狭隘。而《瓦尔登湖》的价值在于促使人们放下习以为常的观念,重新思考与世界的关系,回归更开阔、开放的联系。

严飞分享在哈佛期间多次前往瓦尔登湖的经历。从最初单纯围绕《瓦尔登湖》进行文本讨论,到后来领悟其在精神层面的重要意义,他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不断深化。他提出,“瓦尔登湖”不应仅被看作地理名词,更应成为一种行动象征,人们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放下手机阅读、与好友漫步等方式,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空间。

蒋方舟也分享对《瓦尔登湖》态度的转变历程。她小时候看过祛魅梭罗的书,很长一段时间对《瓦尔登湖》持有抵触情绪,认为打破了自己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幻想。但一次在武汉东湖的经历改变了她的看法。当时她极度烦躁痛苦,强迫自己放下手机专注看湖水,逐渐感受到巨大的宁静与美好,从而开始理解《瓦尔登湖》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明白了在自然中寻找宁静、克服无聊的重要性。

时代困境与人文思索:成长、教育与社会的深度剖析

成长与痛苦、人文学科、乡愁与归属感,是人们在时代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此次分享会重点探讨的话题。

在成长与痛苦的关系上,刘擎认为痛苦与热爱紧密相连。现实中,很多人幻想先做不喜欢但有“前途”的事,实现财务自由后再追求热爱,但往往在追求财务自由的道路上迷失。实际上,做热爱的事虽可能面临不被认可、错过获取物质财富机会等痛苦,却是更现实且值得追求的选择。痛苦是生命成长的否定性因素,如同音乐中的低音,不可或缺,使人生更加丰富立体。他强调要正确区分正常挫折痛苦与精神和身体暴力带来的残害,体会对生命成长有意义的痛苦。

在探讨人文学科相关话题时,陈鲁豫提出,文科培养的理解、共情和表达能力在面对复杂的人和事时非常重要。但现实中,文科似乎总是被忽视。严飞结合在哈佛的跨学科研究经历,强调跨学科交流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哈佛的研究中心,不同学科的学者汇聚交流,让他认识到大学人文教育不应局限于本学科内部,而应打破学科界限,拓宽视野。刘擎进一步指出,文科的核心使命在于教导人们与世界建立丰富多样的关系,塑造完整独立的人格。然而,当下文科教育陷入困境,过于注重知识生产,沦为“学术民工”式工作,丧失培养品格和提升美学趣味的功能,甚至可能被AI取代。

在乡愁与归属感方面,刘擎认为,地缘意义上的故乡虽有情感支撑,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位置,构建小共同体,探索不同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实现内心安顿。

AI时代的机遇与隐忧:科技浪潮下的深度思考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其对生活和文化领域的影响成为分享会的热门话题。

蒋方舟分享了她对AI写作的体验。她尝试让AI以自己的风格写作,发现AI虽能模仿,但存在辞藻堆砌、内容油腻的问题。她担心大众审美被AI塑造。严飞表达对AI生成虚假信息的担忧。他举例,DeepSeek推荐《世界作为参考答案》时,推荐理由中提及的北宋文人、北欧福利国家等话题,在书中并未深入讨论。刘擎深入分析AI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他指出,AI使人们过度依赖它思考,导致自身思考能力退化。AI生成的语言进入人类语言流通领域,影响语言纯洁性和权威性。他还提到,AI发展受资本主义竞争模式影响,难以实现有效监管,人们必须谨慎对待。

活动现场,读者积极提问,涵盖哲学、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嘉宾们认真倾听,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耐心解答,与读者深入交流互动。此次《世界作为参考答案》新书分享会,通过嘉宾们的深度对话,为读者提供思考时代难题的多元视角。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为人们探寻答案提供多种可能,激励大家勇敢面对生活挑战,积极探索未来方向,在与世界的对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

(大众新闻记者 田可新)

责任编辑: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