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工业记忆|70年奋进书写工业传奇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王继洋   2025-03-09 09:19:19原创

《淄博工业记忆》预告片

有着120余年近现代工业史的淄博,在我国工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以1955年为坐标原点,工业的繁荣与变迁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淄博人的记忆与情感。

为什么是1955年?

那一年的3月9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根据国务院1954年12月9日的批复公布,撤销淄博、张周两市和淄川县,将淄博工矿区改为省辖淄博市。此后,淄博市内辖区虽有所变化,但淄博市作为独立区划和地区名称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作为全国120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的淄博几度蝶变,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铝工业的摇篮”山东铝厂,全国主要炼油生产基地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最早研制和生产盐酸蓄电池企业淄博蓄电池厂,中国最大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博山陶瓷厂等先后在这里涌现,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及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轻重并举、门类齐全、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完备工业体系,成为山东和全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时至今日,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先后有40个在淄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工业体系之完备、配套能力之强劲、产业门类之齐全,市民标准意识、契约意识、质量意识、投资意识之浓厚,在国内地级市都属少见。

人们更难想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人工喉、第一辆双层客车、第一台100立升搪玻璃反应罐等均诞生在淄博,为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卫星上天、潜艇下海贡献了淄博力量。

“敢为天下先”的淄博,由此谱写了一连串的工业传奇,让淄博人至今都引以为傲、深受鼓舞。这些过往的工业记忆,不仅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工业发展史,还有着许多人的光荣、梦想、追求⋯⋯

设市70年来,淄博以老工业基地的担当,踏出了一条先重工后轻工,先基础后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先难后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路——没有大胸襟以及很强的历史使命精神是很难做到的。用淄博主要领导的话说,传统产业成为撑起淄博这个“家”的“老大”,“他们干着‘蓝领工人’的活,出了不少力,大家庭才能比较稳定地持续到今天”,“这些传统产业,是城市的战略性支撑产业,它们带动效应强、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占有率高,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依然是淄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全市上下“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的当下,淄博正凝聚“不拼不行、非拼不可”的强烈共识,优化“拼在要害、拼得其法”的路径举措,营造“拼搏担当、实干争先”的浓厚氛围。以淄博设市70周年为契机,淄博市委老干部局、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大众日报淄博记者站、鲁中晨报社联合推出“银领有为·淄博工业记忆”栏目,与见证、亲历了淄博工业蜕变的离退休干部面对面,听他们述说淄博工业发展往事,以进一步激发淄博广大离退休干部自豪感、重振淄博产业发展信心;也为淄博这座城市留下一份记忆,进一步强化淄博市民的集体荣誉感,进而传承艰苦创业、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实业兴邦的城市精神。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梳理和回顾设市以来的淄博工业发展往事,是纪念,更是激励。对比当下,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共生共荣的淄博,正处在动能转换加速、新质生产力拔节关键时期,这座城市步履坚定、动能澎湃,正奋力书写全新的工业传奇!

文/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王继洋 宋明君 视频/ 孙良栋 刘文韬 实习生 袁孟 

责任编辑: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