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历史风云 再现西域故事——《丝路风云:两汉西域开拓与经营》面世
体娱场 | 2025-03-01 21:39:57 原创
孟秀丽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连接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纽带,更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不懈开拓的精神象征。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再次成为学术界与公众关注的焦点。2025新春伊始,《丝路风云:两汉西域开拓与经营》一书由现代出版社出版,书中,作者金建军以独特的历史视角、生动的叙述语言和深刻的历史洞见,带读者一览两汉时期西域的开拓与经营往事,再现一幅穿越时空的边疆史诗画卷。2月27日,金建军接受了半岛全媒体记者的专访,阐述了他创作该书的心路历程。
以文学语言呈现丝路风云
记者:《丝路风云》创作缘由和契机是怎样的?创作历程怎样?
金建军:我最早在青海省茫崖石棉矿中学教书,与新疆若羌县挨着,若羌县属于古时楼兰国。我经常到若羌县的沙漠地带探险游玩,遇到很多有趣的事,也听当地百姓讲有趣的故事。后来我到新疆的塔城农九师教书,这是和前苏联搭界的一个县城,也有很多当地传说,一些汉唐时期的游牧故事和征战故事。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后来我在新疆各地背包游玩,搜集民间的一些传说和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传说是同一件事,不同地方讲述出来差别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希望汉唐时期中原文化如何与西域连通、西域如何被汉朝看重及开拓经营的历史面貌被更多人了解,于是决定写这样一本书,以文学的语言进行书写,使之通俗化,有可读性。
在此之前,我看到的都是一些故事书,不是真实的历史书;听到的民间传说,也跟真实的历史有一定的差别,甚至有些差别比较大。所以这时候我就翻了很多正史典籍,如《汉书》《史记》《资治通鉴》等,经过五六年资料的整理,后来经过一年时间创作完成了这本书。
记者:您的新书时间、地域跨度都非常大,然而相关史料浩如烟海、考古屡有新发现,您在材料选择和运用上是如何处理的?
金建军:这本书涉及汉朝29位汉朝帝王,30多位匈奴单于,50多个西域古国,时间跨度400年,这么多事件、人物,这么长时间里资料非常多,我的选择原则,一是开拓西域或者对中原王朝和西域建立联系有重大影响的人或事,二是对西域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或事。有些人物在西域历史上昙花一现,但他的影响很大,历史意义或在当时的作用非常重要,这样的人物我也会选择。
记者:您的创作中是否遇到困难或挑战?如有,是怎样解决的?
金建军:我大学专业是物理,不是历史或古汉语专业,所以对西域和那个时期很多人名和地名不太熟悉,一些人名、地名的读音在当时也和今天差别非常大。例如匈奴单于冒顿,古时读mòdú,一个非常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月氏古时读ròu zhī,类似这样一些人名、地名读音的确定,是个难题;再者很多汉朝时期的地名在今天的什么地方,这需要去扒很多地理方面的资料才能应对。
以写人带事件爬梳西域历史
记者:《丝路风云》整体结构是怎样的?您布局谋篇、取舍及详略有怎样的逻辑?
金建军:我看过一些关于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的书,有专业历史,有小说,有考察报告,看了之后我有一个感觉,如果以一个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来写,那么故事性、可读性就差了一些。而以考察报告的体裁去写,不是我的初衷,也太专业化了。思虑再三,我的解决方法是从人写起,把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写下来。
我们一般记一个事件稍微难一点,但我记一个我们崇拜、欣赏、敬仰的人物就很容易,而且这些人物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我就以写人带事件,通过一个个伟大人物的英雄事迹或经历的艰难险阻,个人在关联汉帝国与西域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伟大品质等,让读者对人物产生兴趣,从而记住这些事。这样把伟大人物给写好了串联起来,也就等于把这一段历史事件写清楚了。
我选人物主要依据他在汉帝国和西域建立联系、影响西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本原则,不在乎他在历史评价中是好人坏人,是忠臣还是奸臣。我举两个例子,“汗血宝马战争”一章中,这场为得到汗血宝马而发动的战争中,汉帝国的领兵大将是李广利,他在历史上的口碑是非常糟糕的,靠妹妹进入汉帝国宫廷,属于小人一类,但是他领兵一直开拓到现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一带,他建立的这一条路线,对之后的经营、经略西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也把他选到这本书里了。其次是窦宪,窦宪是最后灭掉匈奴的人,历史功绩和西汉的李广、霍去病比肩,但窦宪出身外戚家族,欺行霸市,欺男霸女,属于流氓无赖一类。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因为家族影响接触到权力中枢,最后带兵西征,大破北匈奴,终结了长达400年的汉匈之战。
对冯嫽、班超印象最深刻
记者:创作中您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件是什么?请谈谈缘由。
金建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人,一为和亲公主刘解忧的侍女冯嫽。刘解忧在加强汉帝国和西域的联系、巩固汉帝国在西域的地位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真正的幕后人物是她身边的侍女冯嫽。冯嫽地位比较低,类似丫鬟仆人,这样的身份没法走到前台,所以她在幕后给刘解忧出谋划策。
研读史料我发现,刘解忧出的主意想的办法中,很多不是她这个宫廷人物能够想得到的,比如开沟挖渠把低处的水引到高坡上去做灌溉,她一个读五经四书在宫廷中长大的公主不可能想到,必须有实践经验,而她的侍女来自民间,来自社会底层。我对这件事进行了解和深挖,最后发现真正在幕后出主意的就是冯嫽。
到后期汉朝皇帝了解这个情况后,专门赐给冯嫽持节。在汉朝时期的持节相当于现在被国家领袖亲封的大使,也就是说冯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领袖授权任命的女外交家或者女大使。而同时代或者再往前推一二百年,世界各地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没有一个文明在外交管理、农事生产方面出现如冯嫽般出类拔萃的女性。
再一个我特别感兴趣的人物是班超。班氏家族在东汉时期非常有名,班超父亲是著名历史学家,妹妹班昭是唯一在宫廷教书的女子,时人称“大姑”,儿子班勇在西域叱咤风云勇冠一时,班超更了不得了。西汉灭亡后,王莽建立新朝,很短时间又瓦解,到刘秀建立东汉,中间几十年间中原一片混乱,匈奴看中原王朝无暇顾及,趁乱攻占西域各国。刘秀的东汉王朝巩固之后,就想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拿下西域,于是派了一些大将过去,都没有处理好。班超最后带着36个人远赴西域,通过纵横捭阖的外交手段,或武力或安抚,经过30多年的努力,把匈奴赶出了西域,与西域40多个国家重新建立了关系。
平定西域后,班超派使者与大秦(今罗马)建立密切联系,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东西方两大国家汉朝与罗马帝国第一次建立联系。这个时期,欧亚两大洲四大帝国之一的印度贵霜帝国(其他三国分别为阿拉伯帝国、罗马帝国、汉帝国)派兵到西域,此时西域已被平定,班超从西域各国抽调部队,打败了贵霜帝国。这是汉帝国与印度贵霜帝国的第一次战争,也是国与国之间官方发生关系的第一次。
班超对西域所作出的贡献是史无前例无人能比肩的,一人带着36人平定西域,打败贵霜帝国,建立和罗马的联系,这三件大事儿,随便哪一件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责任编辑:孟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