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创新引领,打造矛盾解纷化解新格局

地方法治 |  2025-02-28 22:11:31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近年来,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创新解纷模式、拓展解纷路径,发挥12348热线接话量高、法律需求集中、快捷方便的优势,将在12348热线解答法律咨询过程中需要调解的矛盾纠纷、法律事项主动流转到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四年来,12348热线调解共计受理群众调解申请31139件,调解成功12575件,达成调解意向标的额为7205万元,为企业群众化解纷争成效显著。

构建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预防化解社会矛盾

一是创新模式,整合资源聚合力。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全国首创“12348热线+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同时整合律师、调解、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形成合力,构建起一个反应迅速、协同高效、覆盖全面的矛盾纠纷调处新格局。二是高效响应,即时调解促和谐。群众在咨询的同时即可办理申请手续,热线调解员在接到调解申请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与当事人沟通,了解矛盾详情,并依据法律法规和调解经验,提出合理的调解方案。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初次调解,90%以上的调解案件可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这种即时响应和高效调解的模式,大大缩短了矛盾解决的周期,有效遏制矛盾升级,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热线调解已成功化解合同纠纷4581件,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2833件,婚姻家庭纠纷592件,有效减少双方诉累,节约司法资源。

健全热线调解运行机制

筑牢和谐稳定基石

健全的运行机制是新模式高效运转的基石。市中心多维度发力,为新模式的顺畅运行提供坚实支撑:一是自主研发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案件从接收、分配到结案的全程跟踪和记录,起到了规范工作流程、全程辅助管理、数据记录分析的作用。二是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制定12348热线来电分级预警、分类处置、多层化解制度和调解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保障调解工作有效运转。三是组建专业团队。135人专业调解团队,根据每位调解员的专业特长和执业经验等,因事制宜为申请人提供更为精准的调解服务,实现“调有所长”。这种个性化的调解方案,使得调解结果更加符合当事人的期望,提高了调解成功率。

促进普法调解有机融合

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在调解过程中,中心始终秉持 “普调合一” 的理念,将普法宣传教育与矛盾纠纷化解有机融合。一是专业普法,筑牢法治根基。调解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向群众普及与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详细解读法律条文的内涵和适用范围,帮助群众正确理解法律关系,明辨是非曲直,树立起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让法律成为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二是德法融合,促进矛盾化解。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耐心倾听各方当事人的心声和诉求,充分尊重各方意见,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和解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通过将事后的司法裁判转变为事前的预防化解,不仅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社会矛盾的产生,还显著提升了公众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解决纠纷的能力,营造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完善跟踪回访具体举措

扩大法律服务效能

一方面,建立回访机制,保障调解实效。为巩固调解成果,中心组织热线调解员对已调解案件定期回访,进行案件质量评议和满意度调查,了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调解工作方式,确保调解效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另一方面,总结推广经验,发挥示范效应。总结和提炼调解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并通过“青岛公共法律服务”公众号积极推广调解经验和做法,展示调解工作成果和效果,以提升“12348热线+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2023年至今推送调解案例共计123篇,阅读量近万人次。

下一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法治宣传与教育普及等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岛公共法律服务)

责任编辑:王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