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指尖非遗演绎“哪吒闹海”,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2025-02-25 18:09:24原创

当“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还在耳边回响,当《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国潮旋风席卷全球,在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银泰城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哪吒闹海”正在指尖上演。泥塑的哪吒手舞混天绫,剪纸的敖丙腾云驾雾,太乙真人、申公豹、石矶娘娘等神话人物在非遗技艺的演绎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银泰城社区的社工曲丽雪用彩泥捏制电影《哪吒2》中的神话人物。

这一创意源自银泰城社区社工曲丽雪和社区匠心“守”艺坊的四位“守”艺人——刘丽、宗伟、杜玉娟、王露晨的灵感碰撞。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让她们萌生了用非遗技艺再现电影角色的想法。

曲丽雪为捏好的哪吒涂上腮红。

“孩子们都对哪吒和敖丙的故事特别感兴趣,我们就想着,能不能用非遗技艺把这些角色做出来,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曲丽雪说。

曲丽雪展示自己捏制的神话人物。

这五位社区“手艺人”分别以泥塑和剪纸技艺,对照电影海报精心设计,反复打磨,最终将哪吒、太乙真人、申公豹、敖丙、石矶娘娘五个主要神话人物“搬”进了现实。泥塑的哪吒混天绫飘逸,火尖枪威风凛凛;剪纸的敖丙龙鳞细腻,神态栩栩如生。这些作品不仅吸引了社区孩子们的关注,也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技艺的兴趣。

银泰城匠心“守”艺坊的学员刘丽完成的剪纸作品“敖丙”。

银泰城匠心“守”艺坊的学员宗伟完成的剪纸作品“哪吒”和“太乙真人”。

在“社区自习室”和“双休日非遗课堂”上,孩子们在五位手艺人的指导下,用彩泥捏制电影中的神话人物,或用剪纸技艺剪出栩栩如生的形象。“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哪吒的故事,现在自己动手做出来,感觉特别有意思!”2月24日下午4点,正在学习剪纸的小学生邓乐乐兴奋地说。孩子们的作品经过装裱,人物神态活灵活现,场景栩栩如生,成为社区文化墙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银泰城匠心“守”艺坊的学员杜玉娟完成的剪纸作品“申公豹”。

银泰城匠心“守”艺坊的学员王露晨完成的剪纸作品“石矶娘娘”。

银泰城社区的这一创新尝试,将国漫IP与传统非遗技艺相结合,不仅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年轻一代的距离,也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非遗技艺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希望借助国漫IP的热度,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非遗技艺的兴趣,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银泰城社区党委书记周蕾表示,未来,银泰城社区将继续探索“非遗+国漫”的文化传承新模式,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指尖非遗演绎“哪吒闹海”,不仅是一场技艺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传统文化真正在基层“活”起来,走进生活,走进人心。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张培 通讯员潘超)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