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智能体的媒体大平台建设及服务拓展 | “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上线一周年⑦

全媒体探索 |  2025-02-26 09:00:00 原创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作者:刘爽 宋耀

来源:《全媒体探索》2025年1月号

导读

2024年2月,经过广泛调研和反复研讨,大众报业集团确立了“先立后融”的内部融合总体思路,采用“升级大众日报客户端,融合海报新闻、齐鲁壹点等其他客户端”的方式,全新上线“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作为集团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主力舰、主平台。

上线一年来,“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运行管理机制,创新党媒客户端运营理念,重塑新闻精品生产策划方法流程,构建“流量和效果说话”考核及评价机制,推出一系列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行业性垂直平台,夯实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驱动的技术底座,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了主战场,在全媒体生产传播领域取得新成果。

《全媒体探索》从多个维度剖析“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上线运营一年来的实践探索,为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之路提供案例借鉴。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进入快速更迭期,大模型思维链的推理能力逐渐增强,为人机协作发展打开新的思路。而智能体作为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主流形态,以其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弥补了大模型“知而不行”的短板,为大模型应用落地打通“最后一公里”。

本文以“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为实例,深入探讨AI智能体在传媒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展望。

AI智能体的定义与趋势

(一)智能体的概念

AI智能体(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gent)是指通过算法驱动能够自主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并采取行动的人工智能系统。在技术层面,AI智能体的功能可概括为三个核心特性,即:自主性,能够自主感知和处理外界信息并独立做出决策;适应性,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动态调整行为,从而应对复杂场景;交互性,能够通过语言、图像或信号与用户或其他智能体进行高效互动。

简单来说,智能体就像一位虚拟“助手”,不仅能“自主思考、独立行动”,还可以调用外部资源或工具完成复杂任务,极大地扩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

(二)智能体的分类

根据大模型功能与框架结构的不同,AI智能体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单智能体。指由一个独立系统运行的智能体,主要用于单一任务的高效执行。其特点是聚焦于某一特定领域。这类智能体运行简单,开发和维护成本较低,适合特定的高频使用场景。

多智能体。系统由多个智能体协同工作,通常应用于复杂、跨领域的任务。这些智能体可以分工负责不同任务,通过信息共享完成整体目标。

自主性智能体。具备高度自主决策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实时变化自动调整自身行为,无需人工干预。通常基于强化学习技术,其运行过程类似于“试错+反馈”的循环,不断改进决策质量。这类智能体在提升响应速度和精准度方面表现突出。

生成式智能体。以内容创作为核心,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生成高度个性化的文本、图像或视频内容。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类智能体已经消除了画面大部分的幻觉,但是还存在内容真实性和伦理问题的挑战。

 (三)智能体发展前沿

  近年来,AI智能体的突破性进展引起了业内众多人士的广泛关注。2024年8月,在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人工智能峰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钹在谈及大模型的发展方向时提出“智能体”的概念,并表示这一方向的发展将使人工智能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为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进步。与此同时,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认为,当前大模型技术发展路径已较为清晰,走向技术的产业应用阶段。在此背景下,2024年的智能体就好比2008年的App,对于传媒行业来说是一个搭建创新平台的新机遇。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要用好AIGC工具,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提问能力,产出更多具有共识、共理、共情属性的新闻作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智能体将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提升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用性,也预示着人工智能向更高级别智能体的转变。

主流媒体的智能体应用与实践

2024年8月,“大众”新媒体大平台推出全新9.0版本客户端,明确将“AI立端”作为核心战略目标之一。在大众党媒大模型的加持下,智能化生产覆盖全业务链,打破了不同业务流程壁垒,使内容生产、数据传播、安全风控等从单向线性结构转变为多元网状结构。其中,智能体作为人机协作关键技术支撑,不仅赋能内容生产,还推动了采编流程的全智能化,为采编人员和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智能化体验。

(一)“智”力全开,激发内容生产新活力 

在“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中,智能体多元化的功能优势贯穿了内容生产全链条,提高了人机协同的工作效率,为内容创新注入不竭动力。打造多类AI新闻栏目《早AI大众》《晚AI大众》等,实现“新闻追着热点走”;探索“AI+数据新闻”模式,让智能体无间断地工作,并自动整合生成股票行情、油价变动、天气预报等民生资讯,经人机协同审核后跃然于屏幕之上。

在采编环节,通过单智能体的高效应用,不间断抓取网络热点,帮助采编人员判断选题,提升工作效率。面对突发新闻时,智能体能迅速自动聚合平台内已发布的多来源新闻内容,构建事件脉络,实现热点报道实时全追踪。通过大模型思维链的推理能力,自主性智能体、多智能体与生成式智能体紧密协作,融合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多维信息,协助采编人员进行综合创作。

以短视频《绿动山东  AI生态新画卷》为例,在大众智媒大脑后台中,生成式智能体将文字内容自动转化为动态视觉表达元素,并匹配符合主题内容的背景音乐和字幕,完成作品创作。此外,在AI短视频《AI剧场丨孔子政治声望的巅峰时刻》中,生成式智能体的“去幻觉”能力显著提高,在确保生成内容真实可靠的同时,还能根据多场景需求进行不同维度的优化。这一智能化的内容生产机制不仅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还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内容的表现形式,拓宽了新媒体产品的表现维度,为智能化生产力量注入更新的创作体验。

(二)“分”流无限,解锁内容传播新势能

“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依托大众党媒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底座,实现了内容的立体化传播机制。智能体在端内内容分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优化算法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流量的引导与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精准的分发策略,使内容能够跨越时空限制,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而流量的汇聚与转化,进一步优化了内容传播效果,并为考核体系优化提供了依据。

基于大众数据湖的海量数据分析,智能体深入挖掘用户的兴趣偏好,识别不同受众群体的独特特征,使平台能够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内容推荐。在重大社会事件或节日庆典期间,智能体会根据用户的实时情境与需求,动态调整推送内容,如实时更新的社会动态、紧急灾害预警信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介绍等,确保用户能够获取到最及时、最相关的资讯。

智能体在内容精准投放与动态响应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用户画像技术的综合运用,大平台能够实现山东省内各地市内容的精准推送,让用户能够接收到所在城市的相关资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感与平台吸引力。

(三)“安”如磐石,筑牢内容生产新防线

内容生产安全在智能体加持下全面升级,“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引入智能巡检系统,实现了对新闻内容的实时监控与自动化审核,为大平台的内容安全和规范化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构建了内容服务安全的新防线。

智能巡检系统依托多智能体协作,融合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分析以及机器学习技术等,对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新闻内容进行全面巡查。该系统能够高效检测内容中的潜在风险,覆盖政治、敏感人物、地图规范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检测维度。具体而言,巡检系统可以对已发布的内容进行自动识别,再次将线上的内容进行安全审核巡检,如巡查出问题会自动触发不同等级的提示,并通知相关审核人员及时处理。同时,巡检系统还能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全网分发的内容进行舆情追踪,助力平台及时捕捉用户留言评论,灵活调整内容策略。

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大平台内容安全风控能力,为内容审核的效率与精准度树立了新标准,同时为大平台构建规范化、智能化的内容生态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智能体”赋能行业运营新生态

“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是主流媒体的时代选择,其中,“新闻+智能体”的创新应用,可以助力主流媒体与各行各业实现全新连接服务,逐步创造行业运营的新生态。

(一)“大平台+智能体+健康”

“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作为大众日报的旗舰新媒体平台,承担着权威信息发布与服务用户的平台属性。在医疗健康领域,大平台不仅深耕健康生态、传播医学科普知识,还利用平台广泛的受众和专业权威的内容,搭建起医患之间的桥梁。

2024年10月10日,“大众”新媒体大平台携手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共同推出健康山东云平台,并同步上线了“寻医问药”AI智能体应用,探索医疗健康服务的综合产业新模式。同时,还开通了名医挂号、在线问医生等应用服务。大平台还密切关注用户的反馈与需求,不断对智能体的功能与服务进行迭代升级,力求为用户带来更加贴心高效的医疗健康体验。

(二)“大平台+智能体+交通”

山东作为交通大省,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不仅促进了省内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大平台+智能体+交通”模式的落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通过智能体技术,大平台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上线“交通百事通”智能体,为市民提供多功能的交通资讯服务,用户通过与智能体互动,可以了解到山东省内高速情况、海运外贸数据、道路运输电子证照等专业信息,帮助市民以最快的方式获取山东省内道路交通方面的专业解答。

“大平台+智能体+交通”模式还可以持续拓展外延,通过行业合作,在停车位查询、道路维修、交通政策咨询等方面为用户提供更多智能化的便捷体验;在出租车和网约车领域优化车辆调度,减少空驶率,提高司机的收入水平和乘客的乘车体验,为城市交通管理提高智能化水平,也为山东交通智能化探索提供更多发展的新模式。

(三)“大平台+智能体+文化”

历史文化是时间长河中璀璨的明珠,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民族精神的传承。在数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下,文化创新与科技融合正迎来新的探索模式。

在“大平台+智能体+文化”模式探索方面,“大众”新媒体大平台推出16位山东历史名人的智能体、10部文化典籍智能体、7处历史文化遗产智能体等,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数字文化生态系统。该系统将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使智能体能够深度学习识别、处理分析,从而实现复原、模拟、再现情景,打破了传统文化的时空限制,让历史文化在数字世界中焕发新的光彩。

2024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大平台上线“孔子智能体”,用户可以与其在线交流、视频通话,获得关于儒家文化的种种解答。智能体还能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提出独到的见解与建议,让古老的儒家思想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此外,大平台还开发了46个山东文化标识性元素的智能体,如山东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等,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智能体结合的多元化场景。

(四)“大平台+智能体+教育”

智能体的介入,可以实现虚拟课堂与现实教学的无缝衔接,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变得更加高效公平。同时,智能体还能打造教师专属智能助手,模拟各种教学场景,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学习体验。

在此基础上,“大平台+智能体+教育”模式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个性化定制,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推荐最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和路径,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教育资源变得更加灵活、开放和包容,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 语

通过“大平台+智能体+N”模式,主流媒体平台可以与不同行业的需求精准对接,推动更深层次的智能应用与拓展,如文旅、金融、能源、法律等诸多领域。需要说明的是,这类智能体的打造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服务,探索出全新的生态运营模式。

未来,AI智能体还会重新定义人类与机器的协作方式,通过更深度的需求理解、更精准的规划决策、更灵活的任务执行以及更完善的自我优化等,以更加自然、成熟的方式出现在我们身边。智能体也将推动跨行业融合,为我们带来更加紧密的智能生态链。在这个生态链中,各行各业的智能体协同工作,打破“信息孤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社会的整体运行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转型,进而重塑人类社会的运作方式,使我们向着更加智能、便捷、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刘爽:“大众”新媒体大平台AI+工作室编辑 ;宋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副总编辑,“大众”新媒体大平台技术中心副主任)

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5年1月号,原标题为《基于AI智能体的媒体大平台建设及服务拓展》。

责任编辑:张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