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校长访谈录丨张建:扎根齐鲁 学科领航 山东师范大学的教育探索与担当
大众新闻 李金霞 戴鑫 朱政 姜允会 贾晓琳 2025-02-20 07:00:00原创
编者按:
聚焦高校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展现高校特色亮点。大众新媒体大平台策划发起的“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大型融媒主题报道活动正在进行中,一场行进式报道、三档精品栏目、三个IP矩阵,聚焦高校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特色亮点,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山东智慧和力量。
日前,采访组走进山东师范大学,对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张建进行专访。同时推出《师者说》栏目山师篇章,并邀请山东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入驻大众V-IP,加入“大众名师”“大学生播客团”“校园推荐官”三个矩阵,分享精彩内容,共建共享、相互赋能。
《书记校长访谈录》本期嘉宾:山东师范大学校长 张建
山东师范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人才,要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大思政课建设。我们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建设的37所重点马院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山东省省属高校率先实现A类突破的学科之一。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学科和平台优势,建设大思政课。全环境开展本科教育思政课,设计了25个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室,入选了全国名师思政工作室。在全省建设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成为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资源共享中心、组织协调中心、教研实践中心、经验总结和推广中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山师的力量。
二是深入实施“青马工程”。我们学校是山东省高校中唯一建有团中央“青马工程”培养基地的高校,我们全面深入实施青马工程,打造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的创新载体——青马微课堂。围绕建党百年、弘扬教育家精神、扶贫攻坚等重大课题,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同学们在学习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他们的语言讲出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我们总共拍摄了9期(截止到2024年),推出了1000多个青马微课堂,筛选出150个青马微课堂上线宣传,让同学们学习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报国强国的大志向。
三是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我们学校拥有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院。依托齐鲁文化研究院,我们打造了面向本硕博全学段学生的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我们不仅有自己的教授授课,还邀请了王志民教授、江林昌教授、吕文明教授等校内知名专家与校外知名专家,包括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山东大学的讲席教授、全球汉籍合璧首席专家,以及孔子研究院院长等校外的著名专家,来给同学们授课。围绕着齐鲁文化、齐鲁名人、齐鲁历史,来讲述齐鲁文明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采取了课堂教学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出了60堂课并上线,供同学们学习使用。
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一体化改革。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支撑和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这让高校营造科技创新转化创新生态,壮大服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山东师范大学从建校之初,就树立了报效祖国的初心使命。从“70年代”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搭载的晶体管,到“80年代”首创卫星直播接收系统,到现在我们在化学领域研发出癌症诊疗的新材料,为癌症的诊疗提供了先进的中国解决方案。在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我们扎根黄河三角洲40多年,在藜麦、高粱种植领域推广若干万亩。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0月,考察黄河口的时候,曾经专门驻足察看了山东师范大学主建的藜麦种植示范区。
我们坚持扎根山东、服务山东,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有组织的服务、有组织的育人,来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校地融合发展。我们根据国家的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学科专业,撤销了13个专业,新增5个专业,主要聚焦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现代农业、生物医药。
近三年,我们引进国家“杰青”等国家级领军人才21人,省部级人才68人。特别是2024年,我们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0人,实现了年度增长率100%,位列省属高校首位。我们还特别强调青年英才的引进,2024年,引进的青年人才中,80%以上是毕业于TOP200以及“双一流”等高水平大学。通过一流学科群的建设,带动全校的整体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心理学学科群和化学学科群实现了快速发展。
我们深度参与了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在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重组中,获批了5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有两位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实现了我省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零的突破。心理学科获得了全国人文社科领域最高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这也是我们时隔30年,再一次获得全国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奖。
山东师范大学有两个校区,千佛山校区和长清湖校区。千佛山校区古朴典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承载着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的厚重记忆。长清湖校区湖光山色,气势恢宏,面积广阔,现代化建筑融入湖光山色之中,展现出美丽的景色。在长清湖校区,我们还建有盐生植物园、地理园、自然博物馆,可以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和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
欢迎当地的居民到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和长清湖校区进行参观,也欢迎青少年到我们的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更多校园精彩内容,关注“大众V-IP”频道大众名师、大学生播客团等IP矩阵>>>
策划:高翔 曹荣梅
统筹:李金霞
视频:戴鑫 朱政
文案:姜允会 贾晓琳
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出品
责任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