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哪吒2》无量仙翁拐杖的含金量还在上升!再也不是“5毛党”,国产特效实现质的飞跃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2-11 16:11:34
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2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还在创造历史。
据公开数据,2月11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破84.07亿,
超《小黄人大眼萌》票房成绩,进入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六!
优秀的影片中,处处都充满细节。
10日晚,#哪吒2的这棵树喊人量太高了#冲上热搜。
无量仙翁的拐杖以其惊艳的特效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观众热议的焦点。
这根看似普通的拐杖,在影片中不仅能变幻成大树,让捕妖队成员站满枝头,
还能化身木龙,展现出磅的气势,
其“含金量”不断上升,让观众叹为观止。
影片中,无量仙翁的拐杖首次亮相时,起初只是作为仙翁身份的象征,静静地立在其身旁。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拐杖的神奇之处逐渐展露无遗。
在一次关键时刻,拐杖瞬间变化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面密密麻麻站满了捕妖队的成员。
这些成员仿佛从神秘的世界中降临,整齐排列,
形成千军万马的壮观场面,气势恢宏,金光闪闪,令人震撼。
殊不知,这一特效场景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
据视效总监刘欣介绍,为了达到“千军万马”的视觉呈现团队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进行精心打磨。
徐州视达坦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视效总监杨博和《哪吒》导演饺子一样,属于“半路出家”。
大学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他,自学动画并逐步创办动画公司。
但他说,“艺术效果要加工,力求尽善尽美。
比如无量仙翁拐杖变成的木龙,我们不断在找龙的比例问题,
从做弯到拉直,反反复复不断打磨了一年多时间;
比如龙王喷出的光柱,要在相同色系寻找不同层次,
然后一层层叠加,也打磨了四个多月时间。”
在这个场景的制作过程中,特效团队采用了先进的Box建模技术,
通过将人物模型放置在不同的盒子中,实现了复杂场景的高效构建。
据透露,影片中的金色大树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方盒,
而一个盒子里就容纳了75—100个人物模型。
最终,从创意想法到落地,每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和修改。
关于“拐杖”的单个镜头的渲染就多达26版,
时长高达100多个小时,足见制作团队的用心和付出。
除了变成大树,无量仙翁的拐杖还能化身木龙,展现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气势。
本龙的双眼犹如两颗燃烧的火焰,透露出无尽的威严和威慑力。
当它腾空而起时,周围的风云都为之变色,
木龙挥动着巨大的爪子,向敌人肆虐而去,
每一次攻击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让人震不已。
这根拐杖的特效不仅让观众大呼“过瘾”,
也引发了国漫爱好者对中国特效技术进步的广泛讨论。
不少网友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内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
国漫在特效制作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早期的简单二维动画,到现在的三维特效、动作捕捉等技术,
国漫的制作水平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哪吒2》中无量仙翁拐杖的特效表现,
无疑是中国特效技术进步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闹海哪吒”的背后,是138家动画制作公司、4000多个动画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只是片尾字幕中密密麻麻的“小人物”。
他们曾经羡慕《变形金刚》这样的国外大制作,
如今,托起了整个中国电影动画、特效行业的巨大进步。
北京艺匠天和影视科技有限公司视效总监李昕宇是80后,
从小也受到好莱坞特效片和动画片的影响。
据他回忆,2007年,他在电影院里被《变形金刚1》所震撼。
“当时完全不知道电影里这些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根本没有特效这个概念。”
2008年,他大学毕业,得知北京能学到特效相关的知识,
未来有可能参与到《变形金刚1》这种电影的制作中,他毅然来京,投身到特效行业中。
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的电影、特效、动画行业进步显著,除了《哪吒》系列,李昕宇还参加过《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特效制作。
“现在可以说,我们特效行业人才的水平,已经跟国外从业者没什么差距,做出来的效果,也能达到国外水平。国内也有人才到国外大公司工作。”
据《哪吒2》制片人刘文章所知,
这“在国产动画电影中是人数最多的一个项目”。
而这五年磨一剑的历程,亦是一场中国动画全行业共同托举的征途。
它不仅展现了制作团队的用心和实力,
也为中国动漫产业走向世界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未来,随着更多优秀创作者的努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
国漫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崔可腾 综合 央视新闻、新华社、光明网、每日经济新闻、上观新闻、工人日报、光明网、扬子晚报、映象网、港深在线等)
责任编辑:崔可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