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大梁走在前|李江涛:山东产业布局可为全国做示范
风口财经客户端 刘晓 2025-01-20 16:29:41原创
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20日在济南隆重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全省经济运行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万亿元、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1月10日,碳纤维地铁列车驶出青岛地铁瓦屋庄停车场,准备上线商业运营。新华社发
“GDP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这个成绩很了不起!”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李江涛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
在李江涛看来,山东顺利完成2024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不乏亮点:
在产业布局上,山东新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35个、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撑起“半壁江山”,规模占比超过49%;新增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2家;预计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左右、居全国前列;造船完工量、订单量大幅增长;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162家,服务业增加值达 5.23万亿元、增长5.4%,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山东的产业布局可为全国做示范。”李江涛认为,山东涌现出一大批高精尖企业、国家产业集群企业,对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产业合理布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山东能更好地发挥稳经济挑大梁的作用。
在科技创新方面,2024年,山东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9 .4%,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预计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35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5.4%。在绿色转型方面,山东获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
李江涛表示,山东在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方面同样成效显著,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持续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此外,李江涛认为,山东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435人、省级领军人才947人,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到168人,这表明山东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下了大功夫,这对山东的产业提升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展望2025年,李江涛认为,山东一是要稳固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继续扮演挑大梁的角色;二是持续推动产业布局的纵深发展,使山东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提高高科技在山东经济中的占比;第三,要着力打造人才高地,通过人才的培养引进和赋能,持续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责任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