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亮点 谋发展|滨州市教育局:向好·向前·向优 办好一流教育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1-11 00:02:05

2024年,市教育局承担省级考核指标3项、市委“八大品质”重点任务6项、市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9项,全部超时序或按时序完成;21次在全国全省会议典型发言,获省级领导、市主要领导肯定批示13次,承接省级现场会6个,“办成办好一流教育”之势加速向好、向前、向优,交出教育品质提升的新答卷。

普及普惠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建成全市统一的学前教育招生平台,实现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两阶段招生入学的“一网通办”服务;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69.27%,位居全省第二;全市优质幼儿园比例增至69.89%,位列全省第六。滨州市成为全省仅两个“省级学前教育游戏实验区”之一。邹平更是在全省首批荣获“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称号。

强校扩优行动全面覆盖,稳固保持100%的实施率,位居全省之首。成功创立16个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镇,投入资金1766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试点镇的全覆盖。新增10所省级乡村温馨校园,使省级乡村温馨校园总数达到43所,有力推动了乡村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滨州市更获批成为全省唯一的地级市“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正全力以赴打造省级教学改革的典范。

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职业教育塑成品牌

夏季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刷新历史记录。成功缔造7个省级高中学科基地,5所省级特色高中脱颖而出,省级特色高中数量已占公办普通高中总数的四分之一,引领全市高中教育从规范化迈向特色化发展的新篇章。

在世界职校技能大赛上,滨州市选手勇夺4金7银,铸就历史辉煌;中职学校在三项教学大赛中表现卓越,“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亦稳居全省榜首。滨州市教育局深化产教融合型与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培育中高职毕业生达1.9万余人,留滨就业率高达77.85%。

7所中职学校及其联办高职院校的66个专业点获批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每百万人口学校数量及专业点数量均位列全省之首,首批招生2700人,标志着职业教育“中-高-本”贯通培养体系的成功构建。

滨州市教育局紧密围绕滨州市产业链布局专业群,在23所中高职院校新增设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31个专业,将职业院校学科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提升至80%以上。校企合作企业数量突破1100家,为滨州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办学条件优化提升

山东航空学院已成功完成首届硕士研究生招录工作,在校生规模攀升至历史新高的2.03万人;滨州医学院滨州校区在校生人数突破4000余名,超越2002年两地办学前的水平,且更名为山东医药大学已获山东省教育厅公示通过;滨州职业学院顺利升格为滨州职业技术大学,同样已获山东省教育厅公示;滨州市技师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北校区)荣膺省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殊荣;滨州康养职业学院教学楼、宿舍、食堂等主体建筑已圆满建成;滨州科技职业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已正式投入使用。

在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方面,滨州市教育局规划新建和改扩建20所,开工率达到100%,其中14所已竣工,2所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年度目标圆满实现。项目总投资达13.3亿元,新增学位2.7万余个。此外,实施的薄改工程校园项目共计176个,开工率和竣工率均达到100%,位居全省之首。

扩量提质教师队伍

提质增效管理服务

全市新聘教师1533名,遴选490名岗位名师并全部配备到位,组织第四期“三名”人选200名开展两次专题研修活动。5人荣膺齐鲁教育名家称号,入选人数及比例均位列全省第三。

全市359所中小学全面对外开放体育设施,惠及广大市民。为17.87万名学生免除学费并发放助学金共计17.15亿元;为13405名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89亿元,较去年增加0.5亿元,同比增长36%。持续为11.2万名农村小学生提供免费安全饮用奶。

滨州市教育局智防联动,倾力打造“校园天眼”系统,装配校园监控点位2.5万个,实现学校全覆盖、无死角。不断完善欺凌治理机制,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预防欺凌试点先行市,并在教育部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2025年,滨州市教育局将坚持党建统领,围绕提升教育队伍整体水平、优化提升办学条件、推进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进滨州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通讯员 韦良时

责任编辑:董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