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阳公安:反诈那些事儿

地方法治 |  2025-01-08 21:46:30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骗子没和受害者见过面

就能骗走百万元巨款

这种事情听上去不可思议,却差点发生……

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反诈民警讲述

和电诈争分夺秒“赛跑”的故事

一个来电,拦下百万元

2024年10月4日,青岛城阳公安分局反诈中心96110专线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来电人的语气有些迟疑,犹豫了半天终于说出,她最近遇到的事儿和公安宣传案例的一些情况有点相像,所以想咨询一下。简单了解情况,民警初步判定女子八成是遇到了骗子,为避免发生进一步的损失,要当事人尽快赶到就近的公安机关,可民警不光没有等来女子的配合,还发现对方的电话也关了机。时不我待,民警辗转找到了当事人的父母,并亮明了身份,让他们赶紧找到女儿,让她不要再转账,并到附近的派出所等候,被民警和家人带到派出所的当事人还不相信自己被骗了。经了解,受害人下载了一款App,“客服”称可以指导她投资“打底股”赚钱,女子按照客服的要求向特定账户转过账,也赚取过一些“利润”。但这次,“客服”称要带着她赚更多钱,却并不让她转账,而是让她凑齐100万元现金,装在纸箱里送到指定地点,女子东挪西借了100万元正准备交给对方时,可面对一下子这么现金心里有点打鼓,于是就拨通了96110,可这面又是“客服”那充满诱惑性的花言巧语,于是便有了前面的一幕。

通力合作,货运司机助力反诈

2024年11月的一天,城阳分局反诈中心接到一名“货拉拉”司机报警,一名客户让他送五箱方便面到潍坊。“这方便面,到哪儿都能买着,为啥还要邮寄?”司机正纳闷时,想起公安机关发给司机朋友们的公开信,上面提起如果遇到有人邮寄现金、金条或者其他可疑货物,请立刻报警。

接到报警后,城阳公安分局民警赶到现场检查,很快发现其中一个箱子里有可疑物品。民警打开后发现,里面装着5万元现金。一起电诈案件中的受骗资金,又被民警挽回。

取现被拒,银行卡被冻结

如今,反诈已经不仅是公安机关单打独斗。2024年,城阳区成立全市首家区级“警银联动”反诈示范中心,组建了“警银联盟”“警信联动”等工作平台,重点加强与银行网点、通信运营商的互联合作。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时刻保持警惕,遇到任何可疑情况,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公安机关。

2024年10月29日下午3时许,一名男子走进正阳路一家银行称要取现金10万元。工作人员询问取款原因,男子称是为了借给朋友装修房子。现在有移动支付,还有手机银行可以转账,男子的大额取现行为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怀疑。工作人员一边稳住男子,一边悄悄联系了民警。民警赶到现场后的调查,很快发现了问题:男子的银行卡当天在另外两处网点都有过大额取款记录,除此之外,男子在一家企业上班,近期也没有出境记录,银行卡却有外币消费记录,明显和他的身份不符。银行当即拒绝了男子的取款要求。事实证明,公安机关和银行的谨慎并非多余:两个多小时后,这张银行卡因为涉嫌电诈案被外地警方冻结。

套路揭秘:

骗子抓住的仍是受害人想“挣快钱”“占便宜”的心理,起初都会给一定的回报赢取信任。不法分子还会告诉受害人,他有‘内幕消息’,不能让别人知道。转账时的大额资金流水会受到严格监管,从而让‘内幕消息’泄露,为了规避监管,还是取出现金线下交易为好。这也是今年以来的诈骗套路大多变成了邮寄黄金或现金等方式的原因。在电诈分子步步诱导下,受害人大都是这样掉进精心编织的陷阱的。

派出所实现“远程劝阻”

2024年城阳公安分局在反诈战线成功实现了破案数、打击数和发案数、被骗损数“两升两降”的目标。进一步理顺了“分局反诈中心、派出所”两级预警联动机制,在全市率先完成派出所“唤醒室”建设任务,保障预警劝阻指令快速流转、快速处置、快速反馈,运行5个月以来,累计唤醒2800余人次。城阳警方在实战打击上还不断推动新型犯罪侦查中心、大数据融合作战中心数据融合、情报融合、勤务融合,建立刑警、网警和派出所案侦协同、捆绑作战工作机制,对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有价值线索、指向性线索统一上交、汇总研判、建立台账、逐一销账,坚决做到“扯住线头、顺势而上、深挖细查”,有力打击了各类电诈违法犯罪行为。

(城阳公安)

责任编辑:冯欣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