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构建“旅游+”管理体制打造全域旅游“巨野模式”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2024-12-30 12:13:24

近年来,巨野县委编办坚持高位谋划,立足职能优势,科学统筹调配机构编制资源,扎实做好“旅游+”结合文章,延展旅游产业链条,用体制机制创新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巨野路径”。

 优化“旅游+文化”管理体制,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相继编制《巨野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巨野县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等,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的深度融合。二是优化管理体制。整合组建县文化和旅游局,规范内设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强化文化旅游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针对旅游景区管理各自为政等问题,组建县金山文化旅游区管理服务中心,归口县文化和旅游管理,真正实现职能上由虚化的“行业主管”到具体的“综合管理”转变。三是加强文旅综合执法。组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建立多部门参与的文化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功能涵盖旅游、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公安、法院、交通等多个领域,共同商研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文化旅游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024年菏泽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巨野县召开。

 强化“旅游+书画”机构编制配置,树标立杆,品牌打造。一是聚焦书画产业优势,设立县书画院,挂县美术馆牌子,重点推动画师培训、绘画专题展览和基层书画院建设。目前正致力于在全县17个镇街规范建设面积不低于300平米、常驻画师不少于30人并配备书画体验区的基层书画院。二是聚焦书画人才引育工程。全县制定“有阵地、有名师、有培训、有作品、有展示、有市场”的“六有”书画人才培养方案,连续多年优先为县书画院下达用编进人计划、持续补充专业技术人才。三年来,共公开招聘事业人员4名,为县书画院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力量。

 完善“旅游+文物”机构设置,资源聚合、增势赋能。一是加强文物管理部门力量。为压实文物保护工作职责,明确县文旅局作为文物管理行政部门,加挂县文物局牌子,设置内设股室文物股,承担文物保护方面行政职责。二是充实文物保护事业单位力量。在县博物馆加挂文物保护所牌子,增加文物保护方面技术性、服务性职责。为文物保护所核增事业编制4名,重点用于增加专业人员,提高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水平。目前拥有县级以上文保单位7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71项。博物馆馆藏文物13697件(套)。

 健全“旅游+乡村振兴”机构职能,农旅融合、激发活力。坚持“一村一品 农旅一体化”发展理念,认真梳理农业、林业、旅游、文化等资源,以标准化为指导,打好农文旅“融合牌”。立足县域乡镇(街道)文旅资源禀赋优势,结合此次机构改革,在核桃园镇、独山镇创新设置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明确旅游品牌申报创建、活动策划筹办、形象宣传推广等职能,抓好乡村文化遗迹、特色建筑、民间技艺、田园风光等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初步打造形成以金山、青龙山、白虎山、凤凰山、前王庄石头寨“四山一寨”等为核心的乡村旅游集中发展区,旅游效益初见成效。目前全县共有省级景区化村庄8个,数量为全市第一,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释放“文旅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大众新闻记者 赵念东 通讯员 孔文秀)

责任编辑: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