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贴息贷"助力沾化冬枣产业提质增效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2024-12-30 14:15:07
仲冬时节,寒意渐浓。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北陈村冬枣种植片区设施大棚建设现场却是热火朝天。定点定位、搬运钢材、搭建骨架,焊接固定……建好的一排排钢架结构大棚矗立在冬枣大田里。
建设中的设施大棚。
“大棚贴息贷(大棚贴息贷款)政策,点燃了大伙建设冬枣大棚的热情,干劲足着嘞!今冬全村建设大棚面积预计达500亩以上,进驻了12支建设队伍,加班加点赶进度,争取在上冻前完工。”北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辉先说。
沾化是“冬枣之乡”,冬枣种植面积30余万亩,冬枣设施大棚种植面积6.7万亩。
近年来,沾化区聚焦冬枣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政校企资源融合、产学研要素聚集,引导枣农发展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出台了冬枣大棚全额贴息贷款政策,简称“大棚贴息贷”。用于扶持枣农建设冬枣大棚。冬枣种植户贷款额度最高10万元,期限最长两年,享受财政全额贴息。
北陈村冬枣种植片区设施大棚建设现场。
“大棚贴息贷”打通了枣农建设大棚资金一次性投入大的“堵点”。相比于露天冬枣,大棚冬枣上市早、品质优、口感好、效益高。
北陈村枣农陈国昌早有发展大棚冬枣的想法,苦于资金缺口,一直没有实现。现在建设冬枣大棚政府全额补贴贷款利息,陈国昌动了心,贷款9万元建了10亩钢架结构冬枣大棚。“银行业务员上门办理,不用担保、抵押,当天通过手机银行APP收到了贷款。”陈国昌脸上洋溢着笑容。
在沾化,“大棚贴息贷”的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
“‘大棚贴息贷’有效降低了大棚种植户的资金成本,解决了大棚种植资金回笼周期较长的难题。截至目前,累计发放信用金融资金1.5亿元,扶持建设冬枣大棚2万余亩,收益枣农5000余户。”沾化区冬枣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利介绍。
“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导向,学用‘千万工程经验’,金融赋能传统农业数转智改,激活产业振兴内生动力。让冬枣品质成色足、枣农种地干劲足、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底气足;让产业经济更兴旺、农家日子更红火、农村面貌更美丽。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沾化区区委书记赵东说。2024年当地冬枣产量达6.55亿斤,销售收入40亿元,枣农人均冬枣收入增长2000余元;产业产值预计60亿元。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通讯员 李向中)
责任编辑:刘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