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全面支撑油田主业高质量发展
众观胜利 | 2024-12-24 17:43:00 原创
今年以来,胜利油田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牢记殷切嘱托,坚持发挥数智化支撑当前、引领未来的作用,着力科技自立自强、锻造一流创新能力,成为支撑油田主业发展、引领勘探开发数智化方向的重要力量。
统筹一盘棋
激发创新活力
如果说产业结构重构,是增强核心功能,那么科技创新就是提高核心竞争力。
聚焦做实业务域长负责制,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持续完善科技创新运行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避免无序建设、重复建设,统一技术标准、数据标准和安全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油田信息化建设,激活了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如何让科技创新的动力更持久?近年来,该中心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努力排除制约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在科研精准立项、瓶颈技术攻关、科技管理机制等方面,深入开展探索和实践,为持续增储上产、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强力支撑。
在持续完善科研决策咨询体系和攻关体系方面,中心成立由首席技术专家领衔的智能油田、数据治理、软件研发和生产物联网等四个技术帮扶组,发挥“高级别技术专家”指导把关作用。建立从项目攻关立项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奖励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得以提升。
拆藩篱,还要架“新桥”。他们先后与石油大学、福州大学、华为公司、中国电信、昆仑数智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内知名企业构建创新联合体,就透明盆地、数字油藏建设,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截至目前,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依托油田重大科技专项,精准谋划油气勘探开发、油气田生产运营、油气井工程数智化智能化、油气与新能源协同开发智能调控和油气工业互联网等5个技术方向,重点开展14项重点技术装备攻关,高规格谋划国家智能油气田研发中心建设。
瞄准主攻区
铸造发展利剑
面对油气勘探开发主责主业,该中心瞄准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破解效率低、传承难等堵点,构建以模型为核心的多学科协同工作模式,支撑90个三采化学驱项目方案优化,建立五大洼陷页岩油地质模型和19个CCUS区块模型、覆盖地质储量4141万吨,新区方案模型化率37%,老区方案模型化率63%。
油田60多年的高效勘探开发,充分证明科技创新是提升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是持续提效能、增动能、赋新能的重要支撑。伴随勘探开发目标的隐蔽程度、复杂程度越来越大,以及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硬骨头”,甚至是世界级难题,创新始终是胜利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利器。
勘探方面,中心建成井位部署和探井跟踪运行一体化的勘探模式,对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预测,辅助科研人员找油;开发方面,同步建立开发预警、开发分级分类评价等业务应用功能,让找出的油被成功采出。
即便是在非常规油藏的济阳页岩油示范区,数智化技术的利用也实现了高效勘探与开发。民丰页岩油平均钻井周期由30.7天缩短至26.6天,提速13.3%。
如何打造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集成8款专业软件,打通钻井、录井、压裂实时数据传输通道,全力支撑页岩油方案审查、钻井提速、后评估等工作。同时,助力油田“大生产、大运行”建设,精准探索勘探全流程精细管控路径,加强探井运行全过程管理,设计审批周期由7天缩短到少于48小时,实现探井“流程管理+数据管理+节点督办”闭环管理。
数智赋新能
助力提效升级
孤岛采油厂信息化服务中心以《单井储油罐装车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要求为标准,实施拉油过程信息化改造。通过控制柜功能完善、加装静电释放装置,完成浸没式装油改造。同时,开发指挥中心监控界面,实现了从装车准备到结束的全流程自动化控制。
改造后的单井拉油罐具备“一键式定量装车”功能,能够定时加热、静电检测、语音提醒及流速分段控制,确保装车过程安全高效。指挥中心可远程实时管控,异常情况下紧急切断,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自动操控,增产不增人;远程指挥,决胜千里之外。借助数智技术与传统油气行业深度融合,胜利油田正在变过去的“不可能”为“可能”。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不是简单的信息化提升,而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场改变发展路径、转变发展方式的产业革命。”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经理段鸿杰说。
业务场景是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和重要抓手。该中心积极打造数智化转型试点示范场景样板工程,油田生产管理、安全环保、管控智能化等首批数智化转型试点场景初步完成,数智油田建设提档加速。
在生产管理智能场景方面,他们推进以物联网采集和应用为核心的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数字化覆盖率达98%;推进“视频智能识别+安全环保督查”融合应用,11种油田作业场景及关联风险识别准确率由70%提高至85%以上;无人机巡检改变了传统人工巡护模式,应急效率提升70%,节省费用310余万元;东部油区北斗定位精度,由米级提升至厘米级。
在管控智能场景方面,“胜小利”上线“知识库、智能笔记、胜小利社区”等个性化定制功能,新学习文献5万篇、标准2万个,知识库已全面覆盖勘探开发、安全监督、经营财务、制度法规等领域,实现海量非结构化知识的高效智能管理,累计注册用户1.2万个,日均回答问题400余个,应用案例获得全国“华彩杯”算力大赛三等奖。(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李贻晨 胡修涛)
责任编辑:马瑞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