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四星!在日照发射成功的“天启星座”是什么来头?

大众新闻 刘玉凡  刘笑笑  吕乐   杨秀萍   2024-12-19 20:36:56原创

12月19日18时18分,谷神星一号海遥四运载火箭搭乘“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将天启星座4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当天,大众新闻记者从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获悉,天启一代星座由38颗900公里高度卫星组成,目前已向全球用户开放服务,为用户在海洋、山地、戈壁等无网络覆盖区域和应急灾备场景快速落地服务。

在本次发射之前,天启星座已完成在轨29颗卫星部署,实现15分钟级全球通信,并已在多个行业开展了先导应用示范。此次“天启星座 ”“一箭四星”为该公司六年内的第21次发射任务,发射完成后将有33颗低轨卫星在轨组网运营,实现天启星座平均八分钟时间分辨率的全球覆盖通信能力。星座组网大幅提速,助力冲刺2025年初实现38星全面准实时组网。

记者注意到,作为首个在运营的国产低轨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已经在工程机械、海上救援、野外监测等大类场景中形成了可直接推广落地能力,并积极推进手机直连、商用车辆前装、海外人员管理、低空飞行器管控等新场景产品研发。

公开资料显示,轨道和频谱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卫星通讯领域具有明显的稀缺性,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

2024年,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截至目前,美国的星链(Starlink)已部署逾7500颗卫星,面对美国“星链”系统的市场先发优势,近年来,我国正快速抢占低轨卫星资源,建设大型低轨星座。

其中,中国星网建设运营的“国网”(GW)星座是我国第一个卫星互联网计划。12月16日,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星网进入批量化发射阶段;此外,上海垣信卫星G60千帆星座极轨01-03组星分别于8月6日、10月15日、12月5日发射成功,在轨卫星数量已达到54颗;蓝箭航天可回收火箭朱雀3号预计2025年实现首飞,成功后“鸿鹄三号”星座将在2025年底前开始组网。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商业航天领域,如果把卫星比作“快递”,火箭就是“快递车”。在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的竞赛中,运载火箭的运力和发射能力直接决定了星座的组网速度和建设成本。但客观上来说,国内火箭在发射成本上仍有不小的进步空间。因此,比卫星更迫切的可能是火箭,为争夺日趋紧张的太空资源,无论是“国家队”还是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都需要与时间赛跑。

(大众新闻记者 刘玉凡 刘笑笑 吕乐 杨秀萍 策划 王建 董卿)

责任编辑:许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