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沂蒙|三英烈之父刘永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赵艳视频  刘阿龙   2024-12-19 12:19:26原创

在沂蒙山区的莒南县坊前镇聚将台村,有一位被称为“三英烈之父”的老人,叫刘永良。就是这样一位不识字的普普通通的农民,却将三个儿子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1891年,刘永良出生在沂蒙山区的莒南县坊前镇聚将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那个土匪横行、军阀混战的年代,刘永良靠打长工维持生计,常常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为了生计,他学会了吹长号,富人家办红白喜事,他就去给人家当吹鼓手,挣点钱养家糊口,勉强度日。

1933年夏天,因土匪栽赃陷害,刘永良被抓进监狱,在狱中,他受尽了酷刑折磨。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更是一贫如洗,不知是否还有出头之日的妻子,在丈夫被抓之后,服毒自杀。

出狱后的刘永良,看透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更加痛恨黑暗社会。1934年,在该村以教书为名进行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曹明楼的教育下,刘永良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1937年,日本鬼子的铁蹄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莒南成为沦陷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刘永良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1938年,村里成立了党支部,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带头加入农救会组织,任农救会长。1940年,八路军115师挺进沂蒙山区,莒南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抗日根据地。刘永良带头参加党组织的抗日活动,积极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组织群众参军,村里到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1940年春天,八路军组织群众召开参军动员会。刘永良第一个走上主席台,声音洪亮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国出力。我们做父母的都要学习岳母为儿子岳飞刺字的精神——‘精忠报国’,把自己的儿子送上前线,杀敌立功。今天,我作为农救会长,在这里带头为大儿子报名参军。”

在刘永良的带动下,该区参军的人数最多,受到了上级表扬,当时《大众日报》还报道了刘永良送子参军的事迹。

19岁的大儿子刘福林告别亲人,奔赴抗日战场后,刘永良在农救会里工作的劲头更大了,他积极组织会员和民兵站岗放哨,打击日伪军的“扫荡”活动。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看着自己刚满17岁的二儿子,刘永良就盘算着让他为抗战做点事。这天,他亲自带着二儿子刘孟林来到了区中队,当着队长的面,他嘱咐儿子:“不把日本鬼子赶走,你就别回家!”

两个儿子在前线打鬼子,刘永良在家带头从事农救会工作,在他的带动下,两个儿媳妇也都成了妇救会积极分子,积极为八路军推磨、碾米、做军衣,支援前线。为了减轻党的负担,刘永良还谢绝了对他作为抗属应得的代耕代种、免钱粮等照顾。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有“小延安”之称的莒南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参军参战运动。3月,中共莒南县壮岗区委在驻地桃花峪村召开参军动员报名大会。刘永良在会上动情地说:“1942年,我送二儿子参军时,就曾说过一定要抗战到底,今天为了全中国的解放,我坚决再把最后一个儿子刘洪林送上前线。”群众听了刘永良的发言,看到了他的行动,都深受感染,仅付家村就有孙家顺等3名青年在刘永良的影响下报名参军。

1947年和1948年,刘永良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先后牺牲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1950年,三儿子刘洪林在抗美援朝战场壮烈牺牲,把热血洒在了异国他乡。噩耗接连不断,刘永良悲痛欲绝,他心中的苦楚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挺了过来,他对前来安慰的领导说:“只要党需要,我还有孙子,再让他报效国家。”

在受封建思想束缚了几千年的旧中国,妇女改嫁是见不得人的事,然而,刘永良却勇敢打破旧习俗。三个儿子牺牲后,他强忍悲痛,劝儿媳妇改嫁。不知劝了多少次,儿媳妇就是不同意。没办法,刘永良找来当时的村妇救会长刘格述做工作。像陪送亲闺女一样,刘永良先后将三个儿媳妇嫁了出去。

为照顾刘永良的生活,莒南县人民政府曾在县城为他建了3间平房,并配备了服务人员。刘永良谢绝政府的照顾,坚持住在农村老家。他说:“给国家添麻烦,对不起牺牲的儿子。”

为了表彰刘永良老人忠诚爱国、热爱集体的壮举,1953年10月1日,莒南县人民政府赠送给老人一块“为人民牺牲光荣”的牌匾。一门三烈士,刘永良老人从不居功自傲。在世时,他只享受国家规定的烈属补助,而把分到他名下的救济粮款等无私地让给别人。

1954年,刘永良挨门串户宣传党的互助合作政策,动员全村农民自愿加入农业社。后来,他主动担任科学实验队队长,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麦高产村。

1963年,刘永良当选莒南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6年,刘永良病逝。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刘永良忠心报国,不为名、不为利,不知索取、只知奉献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代。他的重孙刘海述继承先辈的遗志,参军来到了北京武警总队六支队,成为新时期的优秀军人。1990年在天安门广场执勤时,刘海述赤手空拳勇斗歹徒,身中5刀,险些殉国,荣立一等功。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中共山东省委原书记苏毅然欣然为刘永良题词:一门三烈刘永良,并为由刘永良之孙刘炳茂编著的《三英烈之父刘永良》题写了书名。

红色齐鲁·声动中国网络音频节目《故事里的沂蒙》 

联合录制: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沂蒙干部学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责任编辑:邱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