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连降!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美股“跳水”,明年什么走势?
大众新闻 张誉耀 2024-12-19 12:22:26原创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2月18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4.50%至4.75%下调至4.25%至4.50%。
这一降息幅度符合市场预期,也是今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调整行动。今年9月,美联储四年来首次启动宽松周期,并于9月和11月分别降息50个基点和25个基点。本次是连续第三次宣布降息,今年累计降息幅度达到100个基点。
美联储:避免因为过度紧缩导致经济衰退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天就降息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他表示,美联储今后考虑调整政策利率时应该会“更加谨慎”。鲍威尔称,12月的降息决定更具有挑战性,但却是“正确的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降息决策并未得到全体FOMC(货币政策委员会)投票委员的一致支持。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对利率决议表示反对,支持暂停降息。
此次降息在市场预料之中,市场对明年的降息幅度和次数更加关注。连续三次下调基准利率,也降低了市场对2025年降息次数的预期。鲍威尔表示,在考虑更多利率调整时可以更加谨慎,美联储并未对利率采取任何预设的路线。2025年美联储是否降息将基于未来的数据,而不是当前的预测结果,美联储将在通胀改善后再考虑进一步降息。
在谈到美国经济时,鲍威尔表示,房地产活动一直疲软,消费者支出仍然保持弹性,经济活动以稳健的速度持续扩张。在谈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影响时,鲍威尔表示,对关税的影响做任何结论为时过早,不知道关税针对的国家、规模和持续时间。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柯静分析表示,对于消费者和企业来说,降息意味着更低的融资成本,是有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的,从而会推动经济增长。然而这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为低利率可能会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尤其是股市和债市,这样就增加了资产泡沫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降息虽然能够刺激经济,但是也可能会加剧通胀压力。
美国三大股指全线“跳水”
在美联储公布降息后,美股三大指数均大幅收跌。Wind数据显示,当日,道指跌2.58%,报42326.87点;标普500指数跌2.95%,报5872.16点;纳指跌3.56%,报19392.69点。其中,道指录得十连跌,为1974年10月以来最长连跌。亚马逊、美国运通、高盛集团跌超4%,领跌道指。
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特斯拉跌超8%,市值一夜蒸发13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25亿元);英特尔跌超5%,亚马逊跌逾4%,谷歌、Meta、微软、奈飞跌超3%,苹果跌超2%,英伟达跌超1%。
此外,AMD收跌2.89%,台积电ADR跌2.54%,伯克希尔哈撒韦B类股跌1.99%,礼来制药跌1.79%。
量子计算机概念股Quantum Corporation涨超150%,D-Wave Quantum涨6.67%,霍尼韦尔则收跌2.69%,IBM跌3.84%,Rigetti Computing跌3.95%,IonQ跌14.46%。
区域银行ETF收跌5.19%,银行业ETF跌5.02%,可选消费ETF跌超4.5%,网络股指数ETF跌约4.1%,科技行业ETF、半导体ETF、全球科技股指数ETF跌超3.1%,日常消费品ETF和医疗业ETF跌超1.3%。
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2.4%。房多多跌超12%,向上融科跌超8%,蔚来、微博跌超4%,哔哩哔哩跌超3%。
展望:仍处于“继续降息”轨道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已扬言要在上台后实施激进的关税计划,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可能导致美国通胀再次上升。
美联储决策者已经开始考虑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全面经济变革的前景。鲍威尔透露,美联储官员已开始对特朗普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初步评估,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如何影响通胀尚未明朗。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鲍威尔坦言,美联储正处于或接近放缓降息的时刻,2025年的任何降息决定都将基于即将发布的数据,而非当前的经济情况。由于美联储正在努力保持强劲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将通胀率降至2%,因此明年加息似乎不太可能出现。
实现通胀和就业双重使命仍是焦点。通胀方面,鲍威尔表示,我们非常清楚物价上涨了很多,人们确实感受到了这一点,包括食品、交通和取暖费等。这种全球性的通胀爆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尽管目前通胀水平已经大幅下降,但人们仍感受到高价格的压力,这正是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
劳动力市场方面,鲍威尔表示,从多项指标来看,我们确实认为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但降温速度并不快,也没有引发真正的担忧。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在其最新一份报告中表示,美联储预计未来可能会放慢降息步伐。他在报告中还删除了对美联储明年1月降息的预期,并预计美联储明年会在3月、6月和9月合计降息三次。
考虑到整体通胀和就业形势,美联储降息之路只是走得更慢,而非走到尽头。鲍威尔提醒,利率仍然在“显著”抑制经济活动,美联储处于“继续降息”的轨道,只是在进一步降息之前,官员们必须看到抗通胀方面取得更多进展。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每日经济新闻、21财经
(大众新闻编辑 张誉耀 整合 策划 单青 李萌博)
责任编辑:周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