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三级“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运行成效显著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4-12-17 09:47:28
“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效能,反应的是区域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临清市以加快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规范建设为切入点,用好线上线下平台,完善职能运转体系,健全统筹联动机制,构建起“横到边、纵到沿”的三级“一站式”矛调中心,基本实现了“进一门、跑一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目标,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平安临清构建做出积极贡献。
村级“一站式”:就近调解速度快
“行动快,态度好,问题解决了,挺好!”11月12日,在烟店镇大罗卜村,村民李大爷很激动。几天前,镇南崔庄村建设新项目厂房造成大罗卜村部分蔬菜大棚遮阴,引发村民不满。网格长得知消息,牵头网格员、调解员和综合执法中心的工作人员组成调解团队进行调查核实,并在田间地头现场召开“矛盾纠纷调解会”,召集村民共同查看两村边界图,联系测绘公司打桩标记,以备后查。随后,调解团队又在确认厂房建设合规后,邀请法律顾问协商补偿方案。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化解了矛盾,也保障了项目顺利进行。
刘垓子镇尹庄村广泛吸纳村内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老退伍军人等30名调解员加入“银龄调解”队伍。本来争吵不休的双方看到来调解的是自己原来的老师、长辈、最尊敬的人,第一时间就能够从情绪上冷静下来,进而反思自己的过错,矛盾也就迎刃而解,提高了矛盾纠纷调解的效率。
在临清基层村,规范化“一站式”矛调中心除配备专业调解力量,还组成由网格员、村干部、老党员、群众代表参加社会调解团队,针对发现的矛盾纠纷适时召开“矛盾纠纷调解会”,做到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调查和第一时间调处。目前,全市基层村已经召开调解会两千多场次,确保矛盾纠纷在群众“家门口”得到及时化解。
镇级“一站式”:即接即办效果好
“为这事我瘦了20斤,要不是咱矛调中心工作人员,这事还不知道拖到哪天呢。”走出临清市新华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朱先生,看到矛盾化解,心里如释重负。朱先生和王女士因房屋买卖合同签订不合理引发冲突,无奈向“求援”。工作人员约见几方当事人解情况,并组织司法所、法学会工作站、中心调解员等人员协商研判,制定方案,并运用以案释法、法理兼顾的方式,通过普法宣传和深入交流,双方决定各退一步,最终以朱先生向王女士支付3万5千元达成和解。
新华路街道辖区面积大、人口密集,矛盾纠纷复杂多样,办事处按“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调处”要求,采取“常驻+随叫随驻”方式推进资源整合,20个部门入驻中心开展工作,使得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化解处置,实现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戴湾镇某联合村与临清市某专业合作社、投资者开展合作,通过建设特色种植产业,2023年四季度获得纯收入4万元。因盈余返还问题,村集体、合作社社员以及有关出资人员三方,在运营分配上存在一些分歧,影响了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不妥善处置,将对合作社规范经营产生负面影响。戴湾镇在网格排查中,得知这一分配纠纷。矛调中心联合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带领法学法律工作者、农业部门,就纠纷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形式,依法妥善处置了一系列利益分配和矛盾纠纷问题,维护了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得特色种植基地平稳健康运营,解决了内部矛盾,实现了集体与合作社双增收。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发挥法学站点作用,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用行动擦亮“法智汇”特色法治服务品牌。
在临清,各镇(街)依托“一站式”调解中心,整合法学会首席法律专家、司法所、信访、公安派出所等力量,对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事项分类调处化解,实现绝大部分矛盾纠纷的即接即办,并成为全市化解处置矛盾纠纷的“中流砥柱”。
市级“一站式”:统筹指挥质效显
“这条群众诉求的欠薪问题,在‘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已经一周没有进展了,咱们处理起来是有什么困难么?如果有可以上报给市中心,我们一起会商处置。”“没有问题,当事人出门了,最近没在家,我们等他回来后继续跟进进行处置,如果有困难我们会和市中心及时进行沟通汇报。”临清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李月方正在和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进行日常工作沟通。
临清是山东省“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试点县(市、区)。2023年10月使用平台以来,已录入案件7200余件,办结率99.49%,其中市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智慧平台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全省统一的矛调解纷码推广应用以来,群众扫码即可线上向辖区矛调中心申请调解,矛调中心受理员收到短信提醒后第一时间受理、分流、调处化解。目前,全市线上申请调解922起。
今年以来,临清市不断推动数字政法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开展深度分析研判,建立县级平安指数体系,设置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社情民意等一级指标7个,细化包含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77个,将基层16个镇街和22个部门的平安建设工作数据化,以“平安指数”为依托,市、镇两级综治中心每月召开例会,分析研判平安建设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方式,补齐短板,提高效能,从而确保了各类矛盾纠纷妥善有效处置。
(省委政法委新媒体工作室、大众政法大平台联合策划)
责任编辑:刘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