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粥喝出的仪式感
齐迹人文 | 2024-12-11 23:29:57 原创
□ 宋庆法
糠菜半年粮的时代,母亲做粥总爱往里边加上些蔬菜之类,我最不愿意喝这种粥,总是用筷子一片一片挑出来,或者干脆闭紧嘴唇将菜叶剩在碗里。
年龄渐长,牙齿渐少,硬点的食物在嘴里打旋,吃顿饭要作一番不懈斗争才行。原来不怎么喜欢喝粥,现在却喜好起粥来,喝粥省却了咀嚼烦恼,一顿没有粥就感觉少了点该有的味道。天长日久,琢磨着怎样让平淡无奇的粥变个花样。
孩子网购了几袋裙带菜虾皮汤,我琢磨着这东西加在粥里应该不错。粥熬好后,我打开小包装撒进去的一刹那,烘干的小颗粒裙带菜不停地无声翻滚起来。没一会儿工夫,裙带菜已经慢慢伸展开,如漂浮在粥里的翡翠,在灯光下发出诱人的光泽,让人不忍心将它喝进嘴里。
面对这散发着光彩的粥食,我一时兴起,赶紧拍照分享给好友,朋友马上回复说:“一碗粥让你喝出了仪式感。”
她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史书上记载的光武从蓟城城东快速南下,昼夜兼行,草草休息,来到了饶阳的无蒌亭。当时天寒地冻,众人饥渴疲惫,冯异送来了豆粥。第二天一早,光武对将领们说:“昨天得到冯异送来的豆粥,饥饿寒冷就都解除了。”
冬日能喝上这样一碗热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冯异送给光武的豆粥,是在天寒地冻众人饥渴疲惫之时,如雪中送炭,自然驱除饥饿寒冷。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如果某人发了一笔意外横财,会有人说:“够你喝一辈子红粘粥的了。”
每当农历大雪过后,民间有句俗语:“进门顶上,只喝红粘粥。”意思是天气冷了就不去串门了,在家只喝温热的红粘粥。有人说红粘粥是红薯粥,我的理解,红粘粥是高粱面做的。
蒲老先生在《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的台词:近前一看呀,原来还是我那糊突冤家!你大号红粘粥,你名突你姓胡,原来你是高粱做。热了烫人嘴巴子,薄了照出行乐图,老来相处你这桩物。
粥自古至今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一碗粥也许解决不了果腹问题,但能延续生命。
外面寒气逼人,在温暖室内,有一碗富有诗意的粥佐餐,是对自己的施舍,自己创造生活中的仪式感,会让人变得更加幸福。
想到这儿,我从书橱中拿出一本《红楼梦》,一边阅读,一边用汤匙舀着粥,偶尔汤匙碰撞瓷碗发出声响,感觉身边有幸福音律在回荡。
责任编辑: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