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驻传统商场,点燃股市热情,“谷子经济”缘何火爆?
财经深度 | 2024-12-05 13:50:27 原创
胡羽 来源:大众新闻
近期,“谷子经济”席卷股市。“谷子经济”概念龙头泡泡玛特股价一年累计涨幅已超400%;实丰文化股价8天翻倍;广博股份9天7个涨停板。
面对如此迅猛的涨势,不少股民调侃道:“快涨完了还不知道‘谷子经济’到底是啥。”究竟什么是谷子经济?它又缘何能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
打破次元壁
商场长满不能吃的“谷子”
“谷子”是英文单词“goods”(商品)的音译,指的是由漫画、动画、游戏、虚拟偶像等ACG领域版权作品衍生出来的周边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海报、徽章(吧唧)、卡片、挂件、立牌、手办、娃娃等。而谷子经济则是在此基础上兴起的一种新型消费现象,主要指围绕二次元IP周边商品的消费文化和经济形态。
近年来,线下谷子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迅速在全国各大城市铺开。据不完全统计,仅济南、青岛两地就已有超百家线下谷子店,分布在各大商圈。12月4日,记者根据网上的“济南吃谷地图”,走访了济南印象城、世茂广场,实地感受这股席卷全国的“谷子”热潮。
“走几步就能看到不同的谷子店,感觉这一层都要被谷子占领了。”一位前来逛街的顾客李女士笑道。当记者来到济南印象城地下一层时,立刻被四处林立的谷子店吸引。这里共有4家专门销售谷子商品的店铺,其中两家紧邻而设,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谷子商圈。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济南,其他城市的商场也出现了类似的谷子店集群。“以前去其他城市旅游可能很少会去逛商场,但现在会有意识地去商场打卡谷子店,看看有没有特别的限定款。”谷子爱好者晓琦说。
2023年以来,二次元零售逐渐成为商场的流量密码,“二次元拯救老商场”“谷子店盘活老商场”等话题屡屡冲上社交平台热搜。越来越多的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将其视为新风口,竞相引入二次元潮玩、服饰品牌、主题餐厅等新业态,为自身博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新兴力量崛起
学生党成消费主力
在谷子经济的热潮中,学生党是消费的主力军。
“平日里人流量还算正常,但到了周末,店内常常挤满了前来选购的顾客,大多是学生党,其中以成群结队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居多。”据济南印象城一家谷子店的店员介绍,十元左右的吧唧很受欢迎,学生党的单笔消费通常集中在10至50元之间。
该店员补充道,尽管店面面积仅有十几平米,但在节假日期间的营业额可以突破万元大关。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节日或纪念日,例如上个月22号是《盗墓笔记》中张起灵角色的生日,店铺会在显眼位置摆放相关主题的“谷子”,吸引大量顾客驻足购买,其中比较有消费能力的顾客会花费超过千元购买“生日谷”。
二次元“吃谷”风正热,年轻人为何“入坑”?谷子经济的核心在于提供情绪价值。它不仅反映了年轻人悦己消费和兴趣消费的需求,更是追求情感共鸣的一种方式。在济南世茂广场的一家谷子店里,挑选商品的大学生刘同学表示:“交换‘谷子’、在平台上晒谷成为年轻人新的社交形式,逛街时还会与同好交流心得。”对于刘同学而言,“谷子不仅仅是商品,它们更像是连接我们与喜爱的IP之间的桥梁,每次买到特别的限定款,都让我感到无比开心,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
那么,谷子经济的市场到底有多大?
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他们更愿意为情绪与爱好买单,对二次元文化的热爱和消费意愿显著增加。二次元核心用户群体不断增长,为谷子经济提供了庞大的潜在消费者基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2023年,中国二次元产业规模从189亿元增长至2219亿元,其中周边衍生产业规模从53亿元增长至1023亿元,复合增速高达53%;预计2023年—2029年,二次元产业规模将从2219亿元增长至5900亿元。
“谷子经济”的火爆成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注意。从11月26日至12月2日,IP经济(谷子经济)概念指数涨幅为13.96%,截至12月2日收盘,已有81个个股新增了IP经济(谷子经济)概念,试图在本轮涨停潮中分一杯羹。
从爱好到职业
兴趣驱动的新就业路径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年轻人将对二次元文化的热爱转化为实际的职业选择,为传统就业观念注入了新的活力。
“选择来谷子店当店员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喜欢这里的一切。”谷子店店员小茜向记者说道,“店里的fufu(初音未来的玩偶衍生品)总是让人心情愉悦。在这里工作能感受到快乐和满足感。”
记者在走访济南多家谷子店铺时发现,许多工作人员的背景与现在的工作看似并无直接关联。
“我学的专业和‘谷子’关系不大。”一位曾就读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店员笑着说,“但是我对二次元文化一直很有热情,尤其是动漫和手办。毕业后,我发现自己更愿意在一个充满创意和乐趣的环境中工作,最终选择了谷子店。”
对于曾在美容学院学习的小张来说,她的转行则更加贴近她对cosplay的热爱。“我之前是学化妆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cosplay活动。”小张表示,“现在在谷子店工作,不仅能满足我对二次元世界的向往,还能接触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些年轻店员的经历反映了当下就业市场的一个新趋势——兴趣驱动型就业。随着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和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择业标准,而是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情感价值的实现。谷子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正好迎合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
热潮下需要冷思考
在“谷子经济”这场热潮下,虽然带来了市场活力和新的商业机遇,但也隐藏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随着谷子文化的迅速流行,学生群体作为主要消费者之一,正面临着容易被骗和过度消费的风险。许多家长对此表示担忧,担心孩子会因为对谷子的热爱而进行超出他们经济能力的购买。“我们发现孩子有时候会为了获得心仪的谷子,不惜花费大量的零用钱,甚至有些不良商家利用孩子的单纯进行欺诈。”一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消费习惯。”
除此之外,谷子店同质化经营现象严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张,许多店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同小异,缺乏独特性。这种快速扩张带来的后果是,一些谷子店仅仅依靠初期的新鲜感吸引顾客,但随着时间推移,顾客新鲜感消退后,这些店铺便难以维持稳定的客流量。“谷子店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给老商场带来人气,但想要长久保持,还需要进行大量投入,包括产品创新、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努力。”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指出。
在资本市场方面,尽管当前“谷子经济”在A股市场被“炒”得火热,但业内人士提醒称,近年来新的消费趋势的崛起值得关注,新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层出不穷。投资者在参与的时候更需要关注相关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业务发展情况等,防范短期概念炒作带来的投资风险。
(大众新闻记者 胡羽)
责任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