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一年分四季,每季各有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比如农历十一月是冬季的第二个月,称“仲冬”。此时节,冬日渐深,冬寒更甚。

十一月还被称为“子月”。这个称呼是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推演而来的。在古代,“子”的对应月份是十一月,“丑”的对应月份是十二月,“寅”的对应月份是正月。开启了“家天下”的夏朝,即以“寅”为岁首。

时至今日,冬至的很多习俗,尤其是食俗一直保留下来。我国北方地区要吃馄饨、吃饺子、喝羊肉汤;南方地区要吃汤圆、米团、长线面,或吃烧腊、赤豆糯米饭、年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