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观察|豆瓣评分9.1,好评如潮,为什么《好东西》拿下年度最高分?

体娱场 |  2024-11-24 20:28:50 原创

黄靖斐  黄靖斐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豆瓣9.1分,位列年度华语片第一,一部不那么带有“商业”属性的电影《好东西》,成为了年度“现象级”影片,频繁上热搜,各平台话题讨论度拉满,也让2024年的年末有了“狂欢”的热乎劲儿。这部由青年女导演邵艺辉打磨三年的新作,带着此前《爱情神话》余温的“灵气”书写女性叙事新面貌,影片中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使得电影在社会意义上获得了高度评价。“年度最佳喜剧”“真正的幽默之作”,看过的观众都是交口称赞。

在正式上映之前,电影《好东西》就进行了多轮点映,这也看出来片方对于此片的信心。结果也和导演邵艺辉前作《爱情神话》一样,《好东西》再次成为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年度黑马片,该片还是本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产电影展”的开幕影片。《好东西》延续了导演前作轻盈幽默的腔调,以及延伸至对两性话题、女性成长、育儿困境等社会议题予以敏锐洞察,并用一种明快的节奏和充满灵气的镜头语言加以解构,在喜剧与探讨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也形成了导演邵艺辉嬉笑又不乏锐利的独特风格。

《好东西》是作为《爱情神话》的“平行篇”开拍的,但故事内容与《爱情神话》并无关联。《爱情神话》讲上海本土中年人的情爱观,《好东西》更聚焦生活在上海的沪漂。在情感模式上,《好东西》进行了多方创新,电影不再局限于“你还爱我吗”这样以占有为底层逻辑的情感模式和心灵鸡汤式的“爱情”,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加高级和丰富具体的场景,表达个人生活的多样性,开启了一场“后觉醒时期”关于“爱己”的探讨,这也和多年前的“小妞电影”有本质区别。导演在此类风格上的延续和创新,使得《好东西》在保持原有观众群体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新观众。

作为都市故事,《爱情神话》和《好东西》都是“生活流”的代表,《爱情神话》中马伊琍、倪虹洁、吴越所塑造的三位女主角是影片的精髓;《好东西》更加强调与现实共振,探讨了新型男女关系下都市男女遇到的新问题,电影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精准地戳中观众,几乎是每一个在都市缝隙中风尘仆仆的你我的写照。在日常里穿透两性的机锋中,观众也找到了自我的映射。影片中的现实素材比比皆是,比如宋佳饰演的女主角王铁梅曾经是一名调查记者,后入职自媒体公司,影片中有有段情节,同事们告诉王铁梅他们有两个号,一个严肃主流一个追求流量,王铁梅听完缓缓道:哦,用胡编乱造的养活严肃枯燥的。让观众会心一笑。

片中几位演员的生动表演,更是为剧情增添了人文厚度和情感宽度。宋佳在《好东西》中饰演的王铁梅,一边工作一边带娃,职场能干家务全包,是个“六边形女战士”,还被调侃仿佛在给所有角色“当妈”。“宋佳的飒爽气质和铁梅的独立强势完美结合,淋漓尽致体现出角色的生猛文艺气质。”钟楚曦饰演的小叶则完全是王铁梅的相反面,从小受父母的家暴、打压和谩骂,外表看似潇洒的她其实内心非常脆弱,是朋友们的鼓励和理解,为她的心灵带来了真正的疗愈和慰藉。王铁梅9岁的女儿,“小孩姐”王茉莉被赋予了与成人平等的地位,作为故事中的“嘴替”,以她天真无邪但深刻清新的视角,自然而然地输出一段段“金句”,直击人心。此外,赵又廷饰演的王铁梅前夫、章宇饰演的鼓手老师小马,则围绕着王铁梅展开了一场关于家庭角色及情感关系的探索。

影片不缺的就是连绵不绝的小插曲、小细节、小情小调,如果缺少思考的深度、细致的叙事,电影的格局则会拉低,变成情绪的宣泄,比如成为一部彻头彻尾的“爽剧”。但《好东西》无论在主题还是生活质感上,都尽量在做规避,也让观众们不但能够在观影过程中容易代入到自己的生活,也会在观影后感觉充满力量。这种新颖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使得影片在众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把普通都市男女的关系拍到了next level。

在2024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发布了《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针对2024年电影观众的结构变化、消费新趋势进行了深入解读。从贾玲的《热辣滚烫》到尹丽川的《出走的决心》、殷若昕的《野孩子》,尹露监制、游晓颖编剧的《祝你幸福!》,再到邵艺辉的《好东西》等等,青年女导演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输出对女性议题和社会议题的观察和思考,确实是真真切切的“好东西”。(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责任编辑:仲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