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委统战部力推品质滨城建设,多措并举凝聚发展合力
微观滨州 | 2024-11-22 12:04:42
刘萍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近日,滨城区召开全区推进品质滨城建设新闻发布会——区委统战部专场,邀请区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郑彦,区委统战部副部长、三级主任科员张丽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区委统战部积极融入区委“1146”工作思路,致力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不断为品质滨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锚需求,“建言献策”凝心聚智
成立由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60人组成的智囊团,开展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3期,以“课堂+实地”教学相结合模式,边调研边“解题”,提升建言献策水平。聚焦中心大局,召开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8期,征集意见建议60余条,先后到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开展“心系滨城”民主监督调研6次。用好《建言议政直通车》,民革提出的“建设高质量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建议被宋书记签批,致公党提出的《关于儿童青少年高尿酸血症防治的一些建议》被致公党中央采用,7篇调研报告、19篇意见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肯定。
强引擎,“创新创造”激发活力
滨城新联会成立新媒体、网络、园区、律师、文汇社区等5个专业分会和10个乡镇街道分会,打造实践创新基地4处;区知联会成立教体、卫健、文旅分会,120名会员覆盖全区16家单位。深化“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行动,建立党外专家科研技术成果库,开展“党外专家进企业 校地融合促发展”大调研活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难题30余个。搭建人才载体。发挥职教优势参与产教融合,举办“职教行”职业教育培训8场,累计培训人数460余人,滨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滨州市第二届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中职学生组二等奖1项,中职教师组二等奖1项;举办2024年滨州市首届“锦彩杯”校服服装服饰设计大赛,为创业青年提供实践的舞台。
优服务,“壮大民企”做强动能
强化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开展企业合规服务宣讲6期,民营企业家培训班5期,开展“跨境出海”中小企业对接沟通12场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汇聚统战资源,打造“万商同心”统战服务发展基地,开发滨城区城市经济发展大数据平台,实现“经济运行、监测分析、选址服务、政策推送”四大功能一网通办。搭建商会直播平台,借助“统战+金融”服务团队,帮助107家企业融资20亿元。深化政企沟通。依托“大调研 大走访”,召开政企座谈会8次,与203名企业家、商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收集诉求问题152个并协调解决。统战团体协同配合,组建“同心服务团”,开展“法治体检”“合规服务”等活动20余场次。
拓渠道,“双招双引”提质增效
召开“同心缔造 富美滨城”品牌推进会,聘任10名招商大使,开展招商调研和民主监督活动4次。积极参加港澳山东周活动,推动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与好品控股有限公司签约,与30余家企业达成食品加工项目合作意向。用好商会、新联会、侨联等资源,主动联系“三大战役”“八大品质”建设专班,构建“统战成员牵线搭桥、产业部门跟进对接”的精准招商体系,制作播出“统战看发展”栏目5期。支持各行业商协会、异地商会之间跨行业、跨区域开展联谊活动4次,与德州武城签订友好工商联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互通。
聚资源,“共同富裕”共谋振兴
开展“同心共富”民主党派助力乡村振兴行动,7个民主党派各联系1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搭建起8条“共富产业链”,落地96个共富项目,招募500个“共富合伙人”,累计实现村集体收益超300万元。承办全市统战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艺晚会,开展新阶层服务乡村振兴、“知联乡村行”活动4次,受惠群众400余人。依托侨胞之家吸纳侨界人士、留学归国人员5名加入“侨助共富智囊团”。建成滨城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打造“丹若同心 榴花绽放”民族工作品牌,创新开展“五个一”工程,构建城市民族工作“互嵌式”发展模式。
区委统战部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全区力量共筑品质滨城。下一步将优化民主党派服务中心及各级统战平台,强化服务发展能力;深化“同心缔造 富美滨城”品牌建设,开展多项活动,建设社区微工厂,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排查民族宗教领域风险,确保社会稳定;同时,加大优秀党外干部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提升统战干部业务水平,广泛团结各界人士,展现新时代统战工作新担当。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刘萍)
责任编辑:田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