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擦亮“儒行孔村”宣讲品牌,让理论宣讲“润物有声”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4-11-20 09:06:00原创
大众网记者 窦永瀚 通讯员 谷绪春 济南报道
孔村镇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孔子渊源深厚,孔子曾在此游学授课,其思想的种子在此播撒。孔子教书堂留存至今,像一座文化灯塔持续释放儒家文化魅力。同时,该地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宝藏,省级非遗王皮戏和渔鼓极具特色,王皮戏表演风格独特、剧情丰富,渔鼓节奏明快、唱腔质朴,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着居民的情感与记忆,是先辈智慧结晶和居民精神寄托。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基层群众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深入理解的需求愈发迫切,如何把高深的理论普及到普通百姓中成为孔村镇重点思考的问题。理论宣讲工作意义重大,它不仅是政策传达的渠道,更是凝聚民心、激发群众积极性的关键途径,只有让群众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转化,推动乡村向前发展与进步。这就为 “儒行孔村” 理论品牌的打造提供了时代契机与发展的必要性。
立足“高”处,塑品牌举旗帜
在胡坡村的 “小庭院 大讲堂” 普法宣传活动中,宣讲工作者把法律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他们以村民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用接地气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把复杂的法律条款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学法家常话”,使村民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法律知识。
宣讲内容紧紧围绕重要会议精神等重大主题展开。镇村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开展“领导干部、年轻干部上讲台”活动,确保党的创新理论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基层群众中。每年举办的1000余场理论学习活动,涵盖了各个领域和层面,实现了理论宣讲的全面覆盖。
创新“立”处,凝品牌聚合力
针对基层宣讲的难题,孔村镇创新采用“文艺 +”的形式。省级非遗渔鼓传人朱世年将渔鼓与党的精神相结合,创作了新的宣讲词。王皮戏、快板等传统艺术形式也被充分利用,与当地文化元素相融合,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宣讲作品。
利用“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建立了宣讲师资库、宣讲视频库、宣讲佳作库三大资源。线下的资源库为宣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专业的人才支持;线上通过“现场直播 + 录制视频”的形式,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宣讲内容。同时,借助“大美孔村”公众号、视频号等网络平台,推送特色宣讲作品,增强了宣讲的影响力。
着眼“远”处,创品牌扩局面
孔村镇注重从群众中挖掘和培养宣讲人才,打造了一支由 “名嘴”“文艺骨干”“百姓宣讲员”组成的近千人的基层宣讲队伍。这些宣讲员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为宣讲人员打造了展示能力的平台,并创建了比拼机制。通过“青年夜校 + 理论宣讲”“机关干部理论大讲堂”“青年成长营”等模式,满足机关干部的成长需求。同时吸纳不同年龄层次的专业人才,打造了六支特色宣讲队伍。这些队伍在年龄、专业和来源上实现了优势互补,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理论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合
在红色品牌的引领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加深入。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举办大赛以及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宣讲等举措,红色理论宣讲在全镇范围内广泛传播。群众对本地红色历史的知晓率大幅提升,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深深植入群众心中,使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烈士的敬仰成为人们心中的重要情感支撑,学习红色文化的氛围日益浓厚。
理论与青年成长有机结合
青年成长营活动的开展为孔村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青年干部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每月的分享活动中,青年干部们通过讲述自身经历和感悟,对工作有了更深入的反思,对同事之间有了更好的了解,使“儒行孔村”理论宣讲品牌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品牌的知名度有了显著提高,青年干部可以通过平台畅所欲言,为大美孔村献言献策。
理论与业务提升紧密衔接
机关干部理论大讲堂的开设,让干部们在轮讲中深入钻研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促使干部们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对政策的理解更加精准,业务操作更加熟练,业务素养得到了整体提升。同时“儒行孔村”理论宣讲品牌成为了机关干部业务学习、能力提升的新阵地,让“儒行孔村” 成为全镇理论宣讲的一张亮丽名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儒行孔村”的实践表明,理论宣讲要善于挖掘和整合本地的特有资源,将其串联成片,通过理论宣讲让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人参与进来,让红色教育的声音更加丰富多元。同时,采用庭院宣讲、小马扎宣讲等亲民方式,打破了传统宣讲的局限性。这启示我们要根据群众的生活习惯和接受方式,设计出灵活多样、贴近生活的活动形式,让理论宣讲真正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红色精神。
创新是推动工作的关键
以培养青年干部为目标搭建 “儒行孔村”品牌平台,让理论宣讲不再“严肃”。要采用多种宣讲互动方式,让参与者在不同场景中体验和感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的潜能,通过“儒行孔村”品牌平台让他们在不同的挑战中自我突破,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对提升整体素质意义重大。孔村镇的 “干部带头、人人登台”模式打破了干部之间的界限,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和学习。同时将理论宣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是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让干部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宣讲过程中补短板、强素质、增才干,促进单位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责任编辑:窦永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