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两网共建”“一排底线” 无棣县筑发展之基,圆安居之梦
微观滨州 | 2024-10-24 10:41:44
宋代春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10月22日,无棣县召开“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
无棣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袁庆,无棣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邢呈军,无棣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树河参加发布会,共同介绍各项重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所取得的亮点成效。县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县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主任田富刚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
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袁庆介绍,今年以来,无棣县紧紧围绕滨州市委、市政府“1+1188”发展格局,聚力“全面提升八大品质”重点任务落实,围绕“乡村振兴、城乡建设、安全生产”三大重点领域,全面构建“兴业、宜居、共富‘三位一体’,路水‘两网共建’,守牢安全‘一排底线’”的321总体工作思路,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三位一体”,赋乡村振兴之能
无棣县始终坚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看三农、抓三农,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农业更兴旺、农村更宜居、农民更富裕”,全力打造无棣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获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荣誉称号。
聚焦产业提质增效,让农业更兴旺。立足藏粮于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11.8亿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2.3万亩,实现县域全覆盖。突出向种图强,新引进培育粮食、畜牧、水产等优质品种89个,构建“西肉东棉南菜北渔”产业布局,成功打造肉牛、肉鸡、棉花、芝麻、苇帘5条超亿元产业链。今年,小麦单产428.15公斤、总产18.45万吨,肉牛、生猪存栏量分别达到3.72万头、28.33万头,水产品总量超12万吨;上半年一产产值28.6亿元、增速3.9%,一产增加值19.38亿元、增速4.1%,列全市第1位。
聚焦人居环境提升,让农村更宜居。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清洁取暖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先完成整县推进任务,11个镇街全部创成省级卫生乡镇,581个村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新建天然气管网820公里,近11万余户农民受益。西小王镇示范区入选第三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枣乡水湾”入选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聚焦帮扶机制衔接,让农民更富裕。持续推进衔接资金项目落地见效,2023年以来共安排衔接资金1.26亿元,实施产业类和基础设施类项目130个,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379元,三年时间增长超过15%,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持续保持全市首位。
实施“两网共建”,筑城乡发展之基
无棣县高度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动路水“两网”共建,在进一步提升城乡防洪排涝水平同时,有力促进了全县物流运输、工业运输等产业的迅猛发展。
秉承顺路而兴。全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双十”行动,加快打造“一高铁二铁路三高速四港口八国省道+多管道运输”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成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公路路网持续升级。深入实施G228丹东线无棣段、大济路拓宽改建等工程,已完成投资10.6亿元,工程进度达到38.9%。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2021年以来新改建农村公路665公里,连续3年位列全市第一,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在全省率先通过验收。绿色交通深度优化。积极构建多式联运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现代物流转型升级,2023年以来,铁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分别完成2400万吨、2593万吨。融合发展全面增强。抢抓入选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机遇,全面构建1个县级城乡共配中心、9个镇级服务中心和402个村级服务站组成的农村“客货邮”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坚持依水而为。以“水韵无棣”建设为引领,坚持“蓄调供增节”五网并重,近四年完成水利投资超过46亿元,全面构建“一域两区,三纵多横、河库连通”县级水网总体格局。2024年7月,无棣县作为全省唯一县区、全国七县区之一入选国家县级水网先导区。引疏并举,实现高效调水。投资7.9亿元,实施清波河水系连通等11项水系连通工程,连通206公里,截至目前,完成库库连通4处、支流河道水系连通8处。扩容增储,实现科学蓄水。近3年投资12.02亿元,实施河道清淤清障工程,清淤行洪河道125公里,主干河道均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投资10.33亿元,实施城东水库等7项调蓄工程,蓄水能力由1.38亿立方米提升到1.8亿立方米。城乡协同,实现统筹供水。改建供水主管网360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25万方;建立农村供水“县级公司直管到户”管护机制,所有水厂全部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全程监测。向海取水,实现绿色增水。年内完成鲁北碧水源海水淡化二期建设,年可新增淡水资源3600万立方米,2025年城市再生水回用率达到55%,人均水资源利用量由295方提升到350方。集约优先,实现生态节水。投资1.9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全面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同时,全面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打造“合同节水管理”无棣模式。
守牢“一排底线”,圆安居乐业之梦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建设“心安城市”后,无棣县迅速行动,锚定“护航平安品质更稳”任务目标,深入实施“五安”工程,统筹推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实现“平安”向“心安”迈进。
前三季度,全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0%。指挥调度能力显著提升。升级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垂直信号链接和扁平化实时调度;加强基层传输能力建设,12个镇街全部配备5G单兵和布控球,实现30分钟灾害事故现场图传;常态化开展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年均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000家次以上、消除事故隐患近万条。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各级应急救援队伍11支、镇级应急救援站11处、村级135处、应急避难场所175处;编制县级总体预案、地震灾害等10个专项预案,年均组织演练2000余场次;统筹建设3900平方米县级综合物资储备库。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完成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设备安装率、信息接入率达100%。全县25家危化品企业、35家工贸企业、70家运输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69家加油站全部安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10家危化品企业成为智慧安全型企业。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宋代春)
责任编辑:田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