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县第十一小学展示语文名师工作室课例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2024-10-22 10:54:01
为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工作室各成员发展,进一步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究“六大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构建真实性、实践性、整合性、活动性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10月11日—12日上午,兰陵县第十一小学依托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展了语文教学课例展示活动。
孙永芳工作室。
青年教师禚欣欣讲授的是五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这三首诗都是爱国诗,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在这三首诗的教学中,禚欣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通过自学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禚老师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在划分诗歌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诗歌,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骨干教师刘莉炜在课堂中,通过一个个语文实践任务的实施,层层递进,攻破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听、说、读、写、思全方位得到落实,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孙永芳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大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季瑞东工作室。
赵春猛老师执教《月光曲》。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的积极性,从文字到画面,由画面到音乐,从语言文字中发挥想象,体会月光曲的旋律,从乐曲、意境、语言中,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张密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高年级的古诗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课后第三题“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具体要求。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老师立足学生学习基础,有层次地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深入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引入南宋历史资料,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创作背景与诗人情感;结合学生自主收集的资料解决问题;呈现陆游生平资料,知人论世,以一首诗关照诗人的一生,帮助学生感悟诗人的赤子深情,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培植爱国情怀。
季瑞东老师执教《中国民间故事》推进课。 “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整本书阅读推进课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经典,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这节阅读教学《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推进课。季老师主要从课前调查问卷引入问题,教学环节设计用心,内容丰富,环环相扣,给学生的阅读过程提供方法支架,让学生知道这些就是阅读方法,进而让学生明白原来阅读方法有这么多,在阅读中可以记录、积累、创作,体验阅读的快乐。
学思并进,助力成长。精彩的课堂结束后,全体语文老师展开了交流研讨,交流了自己听课后的所思所想。大家围绕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学习活动、课堂提问、课件学案、课堂驾驭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并围绕如何让新课标在语文课堂中落地生根畅谈了自己的想法。
本次语文名师工作室课例展示活动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教学交流活动。它不仅展示了工作室成员的教学风采和创新能力,也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他们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通讯员 季瑞东 孙永芳)
责任编辑:刘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