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下好校园“微改棋” 赋能育人“新生态”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都镇强   2024-10-14 17:00:08原创

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依托自主教育理念,创设校内外联动机制,以校内为主阵地,发挥党建统领地位,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通过创新推行系列校园微改革举措,以学校德育建设和育人生态的新变革,赋能学生成长成才。

学生坚持做到“保持干净”

窗明几净,书声朗朗;新变化,新气象。

在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新学期一开始,同学们到校后在清理卫生时,发现平时常用的笤帚和撮子等卫生工具不见了。这源于新学期做出的一项特别决定:办公室和教室不再配备笤帚和撮子。习惯被打破,行为受约束,卫生如何清理,如何保持?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和一以贯之的习惯养成,让同学们时刻提醒自己不乱扔垃圾、随手捡拾垃圾,没有了惯用的卫生工具,会更加珍惜和爱护校园环境。

九年级三班学生焦晓雪说:“开始没有卫生工具了,我有点担心卫生会变差,没想到结果恰恰相反,大家的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了,不乱扔垃圾了。这种改变让我们更加注重保持环境卫生,每次看到整洁的校园,心里就特别舒服,也为自己和同学们的改变而感到骄傲。”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从“打扫干净”转变为“保持干净”,该项措施的实行,不仅使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方式及教育本质和方法发生了变革,同时也突破了传统育人难点,使清洁变成日常习惯而非临时任务,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提升。

党员教师主动认领“责任田”

新学期,学校在宿舍、餐厅、护学岗、厕所清理等方面的工作管理中出现了部分缺位,为了更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学校全体党员教师主动担当,自觉认领不同区域“责任田”,为广大师生树立良好示范带动形象。

八年级一班英语教师林思超说:“作为一名党员和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要在品行上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自己身体力行地打扫厕所,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力量。同时,我们更要发挥带头作用,哪怕是打扫厕所这样的小事,也要积极去做。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导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部分学生因离家较远,每日往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学校提供免费住宿,学生入住即可。为了让这部分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和呵护,党员教师主动认领“教师妈妈”“教师爸爸”,及时了解他们在校遇到的困难和不适,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思想和心理动态,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业辅导,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音乐教师殷倩倩说:“作为一名‘教师妈妈’,我在学校做到时刻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动态,经常和学生谈心,及时和家长做好沟通,让学生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学生家长想说的“心里话”

手机微信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给人们增添烦恼和负担。为切实落实“双减”政策,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要求全面杜绝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布置任何形式的作业和各类任务。学校创新推行使用自主设计的新型《作业记录本》,除了记录作业模块外,还创新性设计了“我的心里话”和“家校共育”等模块,在学生家长中引起良好反响。

学生家长孙楠楠说 :“ 新学期,学校推行了两项微改革,我感觉孩子的变化非常地大。首先,学校改进了作业记录本的使用方法,孩子回家后丢三落四的情况少了。同时呢,学校还引导孩子在家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孩子已经出现了从玩手机到科学使用手机的变化。这些变化,让我们做家长的非常地欣慰,我们与学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

向美而生,向善而行。因地域特点,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生源主要是附近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子女,学生家长整体文化水平不一,家庭教育专业引领程度不同。学校以此为切入点,在基于校情、生情和社情的基础上,依托自主教育理念,创设校内外联动机制,以校内为主阵地,发挥党建统领地位,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通过系列校园微改革举措,在习惯养成提升、红色引领带动、学业减负增效和全域协同育人等方面实施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持续优化创新,不断提升校园管理效能,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党总支书记都香元说:“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从小事入手,敢于创新变革,下好素养提升、榜样引领、减负和谐、家校共育等校园微改四步棋,充分发挥好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全力构建学校育人新生态。以学校德育建设和育人生态的新变革,赋能学生成长成才。”(大众新闻记者 都镇强 安丘融媒 曹宗堂 韩庆学 报道)

责任编辑:都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