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把钥匙,打开不一样的孔子文化节

捞舆 |  2024-09-27 12:59:11 原创

张兆友来源:大众新闻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

今天,在山东曲阜举办的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了帷幕,主题就是“对话孔子 互鉴文明”。

透过这个主题,“孔子”“对话”“文明”“互鉴”,不由让人联想:

公元前496年至公元前484年,孔子曾有14年时光在外奔走,宣扬他的思想理念。

试想,今天,如果孔子重新出发周游列国,他又会去哪些地方?重点讲些什么主张?又如何与其他文明对话?

今年这个节,或许会为畅想这个有趣的问题,提供两把钥匙。

(一)

第一把钥匙,就是国际化。

大约公元前600到400年这段时间,在欧亚大陆,几乎同时诞生了古希腊文明、犹太教—基督教文明、印度教文明,以及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的中华文明。

这几大文明,也被称为轴心文明。

在美国最高法院的门楣上,从左到右分别有三个雕像:孔子、摩西、梭伦。其中,摩西和梭伦分别代表犹太和古希腊的智者,而孔子,则代表着中国,乃至东方文明。

三者的共同特点是,都为解决人类普遍秩序提供了完整的方案,都历经两三千年,对今天的世界依然有巨大的影响。

正如已故哲学家张祥龙先生揭示的那样:“正是孔夫子赋予了华夏世界独一无二的思想风貌,影响广大深远,波及东亚,引动西方启蒙大哲伏尔泰,却不同于任何其他文化的思想格调。”

于现实来看,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理念,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息息相通、相得益彰,为不同文明间的互通互融提供了精神源泉。

可以说,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孔子都是世界的孔子。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国际化”成为一张鲜明的标签。

据介绍,今年,有来自 36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370余位境外嘉宾应邀赴山东曲阜参加孔子文化节的开、闭幕式及各项重点活动,在地域范围上涵盖五大洲。

从境外嘉宾身份的代表性来看,多元性持续增加。邀请的境外嘉宾分别包括国际组织、国际友城、驻华使节代表,境外孔庙、文庙、书院、儒学机构代表,境外孔子后裔,海外华人华侨代表和境外青少年代表,涵盖政府、学术机构、社会组织等不同部门。

可以说,从参与嘉宾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对话的主体、范围,都在扩大。

从文化节的活动设置来看,国际性板块内容丰富。本届文化节首次举办“‘与朋友共’——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系列活动”,通过启动“礼乐天下”孔子文化国际传播活动,组织“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海外文旅宣传推介活动等,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文明,是一场无尽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怎么样的?

今天,山东正在举办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为人们展现了这种对话的一种可能性。

(二)

第二把钥匙,就是时代性。

一位人物何以成为百世传奇?一个思想学派何以影响千年?

有学者说,孔子是“神权时代”转向“人权时代”最坚实的奠基者,无论时代是神治、德治、礼治,还是今天的科技发展,文明和个人最稀缺的是情感,是温暖,而这正是孔子所示范的。

两千多年来,《论语》在中国人心目建构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孔子”。

尤其当我们不知不觉中想到或说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耳熟能详的语句时,无不在感知这位至圣先师在思想上的立言,在生命中的力行。

历史的洗礼,塑造了儒学鲜明的应变性与融合性。研究孔子、研究儒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如何实现它与现代社会的顺利接榫。

孔子文化节,因纪念孔子而起,但孔子文化节显然不只是“孔子”。

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以“对话孔子互鉴文明”为主题,全方位提档升级,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多样形式触摸“东方先哲”的千年文脉。

这是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

比如,创意打造“对话孔子”——百项文旅活动。山东16市整体联动、海内外协同,通过精美展陈、精致体验、精品课堂等,激活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民间活力。

这是一场青年群体的鲜活感知。

比如,举办“我眼中的孔子”全球 Z 世代图文短视频征集活动。广泛征集全球青少年对孔子思想及儒家文化当代价值的理解表达,用镜头捕捉灵感,以图文诠释智慧,通过视频展现创意。

是的,孔子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现在,我们可以在古城墙上追随“孔子”的步伐,把“温良恭俭让”拿在手里、穿在身上,在尼山的夜空中欣赏无人机“儒”式列队……体验项目层出不穷、文创产品频频出现,一个个创意转化,一次次全新呈现,正是孔子和儒学吐故纳新的表现。

从孔子的时代,到走向时代的孔子,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进化力”,也是一个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故事。

(三)

一个节庆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美美与共的文明交响。

当今时代,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共同挑战,我们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加强文明间的理解与交流,通过文明合作促进和合、协作、共赢尤为重要而紧迫。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对办好国际孔子文化节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近年来,山东以品牌活动为载体,搭建交流互鉴高端平台,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举办40届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10 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着力推动中华文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走出去”。

从建立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到设立海外尼山书屋,从开展欧洲、中亚、日韩等文旅宣推,到组织“境内外国人游山东”,不断叫响的“好客山东 孔子家乡”对外交流品牌,正开展多维对话交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

一个节庆是一扇窗口,迸发出强烈跳动的文化脉搏。

山东是孔子故乡,儒家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首位。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着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是山东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顶层设计与项目带动上,山东拿出了真招。从省级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方案,联合教育部共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夯实文化“两创”基座。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成开放孔子博物馆,投入运营尼山圣境,一个个文化“两创”新地标不断涌现。

在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上,山东也出了不少实招。从推进“全球汉籍合璧”重点古籍整理,到编纂出版《齐鲁文库》《儒典》,再到实施“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文化资源数字化价值化取得积极进展。

事实证明,“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两轮。只有深入发掘儒家思想的真精神,我们才能适时地开拓儒学发展的新局面;只有敢于面对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新问题,才能使儒学的真精神得以发扬和更新,使儒家在21世纪的“返本开新”中“重新燃起火焰”,以贡献于人类社会。

就像斯里兰卡青年教师安喜乐在给孔子的信里写的那样,“您的思想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继续照亮未来的道路。”

时代的孔子,世界的孔子,开启千年文明之光。

(大众新闻记者 张兆友 策划 任宇波)

责任编辑:许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