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黄河|河口:守护故道新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2024-09-26 19:09:33原创

【编者按】九曲黄河,奔腾万里,从东营市注入渤海。大河流淌,见证岁月悠长,留下故事一章一章。在黄河入海之城,我们沿河探访,以期通过一线人员的一段段讲述,回顾曾经的灾难,也感受多年奋进带来今日之巨变。

第四站,我们来到河口,沿黄河故道——刁口河探访故道新生。

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带着几千年的故事,一路奔波东流入海。前几站,我的同事们和大家分享了这些故事中的几个瞬间,在这儿,我想和大家分享点更具有现代感的——故道新生。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黄河首选备用入海流路——刁口河的上首,只要通过这道闸门,黄河水就会流入刁口河,一路跋涉,汇入大海。这也是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北区)生态补水的唯一通道。

刁口河是1964年至1976年黄河入海的故道。当时,由于河口泥沙淤积严重,入海河流雍高,河水下泄不畅,黄河于1976年5月21日在罗家屋子成功截流,由刁口河改为清水沟入海。从那之后的许多年,刁口河失去了淡水和泥沙资源补给,河道主槽淤积萎缩严重,过流能力明显下降,进而导致黄河三角洲北部区域大片淡水湿地萎缩,海岸蚀退、土壤盐碱化加重,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听老黄河人讲,当时河道及周边是肉眼可见的荒凉别说植被、鸟类了,走近一点就能看到地面上泛出来的白色碱花。

为改善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有效管理和保护黄河入海备用流路,黄委于2010年实施了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暨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试验,时隔34年后,刁口河故道再次实现全线通水,重新迎来了生命之源。

作为一名水政执法人员,每年生态补水期间,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沿河巡护。我们与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加强沟通协调,明确任务,实行分段负责,每个巡查责任段分为两个巡查小组,每个小组3—5人,24小时不间断巡逻,确保生命水安全高效到达入海口。从取水口崔家节制闸到刁口河入海口,虽然河道仅长52公里,但此前部分河段两岸车根本进不去,只能靠步行,绕路不说,碰上雨天,一脚泥一脸水是常事,而且河岸边多苇子、蚊虫,从近两米的苇子地里出来,身上多几个包,都是常事。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刁口河生态补水水头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不断缩短,送水纪录屡次刷新。

另外,为推进生态补水进程,2019年我们实施了刁口河治理(一期)工程,疏通河道8.6千米;2022年至2023年,实施了刁口河流路整治工程,其中就包括对16.8千米河道进行疏浚,使刁口河河王分干渠以南段满足30立方米/秒过流能力,以北段满足50立方米/秒过流能力。

河道宽了,阻隔少了,过水自然就快了。

不仅如此,我们还积极探索生态执法新模式,建立了黄河巡回法庭,推动“生态警长”工作机制落地见效;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等执法“利器”加持,明显提高巡查效能;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保护黄河的意识越来越高。

黄河水流入刁口河,这条故道得到滋养,现如今,刁口河湿地补水面积达到3万亩,湿地功能退化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10%以上,鸟的种类、数量明显增加,黄河三角洲一千二自然保护区得以再现碧波荡漾、鱼翔浅底、万鸟翔集的景象。

从冬到春,从春到夏,从芦苇苍黄到绿意盎然,我们守护大河之畔,见证故道新生,“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是最大褒奖,我们也将继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讲述新的故事。(讲述:黄河河口管理局河口河务局 董波 整理: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张园园 李小凡)

责任编辑:王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