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海类博物馆:中华文化的深蓝传承
大众新闻 2024-09-22 08:32:53原创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孕育并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明,博物馆内的一件件展品,向后人讲述着中华海洋文化的历史进程。为深入了解青岛涉海类博物馆的建设情况,2024年7月10日至27日,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海博知行实践队前往青岛市博物馆、青岛贝壳博物馆等20余所博物馆进行调研,探寻涉海类博物馆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参观调研:了解青岛涉海类博物馆现状
实践队以参观调研为主线,深入了解了青岛涉海类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教育活动和文化价值。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成员们被中国海军的辉煌历史和现代化成就深深吸引;贝壳博物馆内,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贝壳让成员们大开眼界;在青岛市博物馆,丰富的海洋历史遗产让成员们对青岛的海洋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调研期间,实践队不仅参观了展览,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了博物馆的日常运营情况、展品的收集与保护工作,并深入探讨了博物馆在海洋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及面临的挑战。
科技:让历史更加生动,让文化触手可及
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起来。例如,明月海藻馆利用VR虚拟现实、体感互动等数字化技术,使参观者生动形象地接触和认识海洋生物。青岛市博物馆通过城市沙盘,为参观者带来直观的视觉效果,生动阐释近代青岛历史和城市发展脉络,增强参观者的互动性和体验感,让知识更好入脑入心。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海洋教育在行动
在与博物馆负责人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如今许多博物馆和当地学校在共建方式上不断探索,通过博物馆研学等活动,使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青岛市南针路航海博物馆等博物馆充分利用文物资源,通过非遗手工体验、游戏竞技等形式引导年轻人了解海洋历史、传承海洋文化,不仅能满足学生群体的需求,更能推动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
博物馆不仅是青岛海洋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通过本次调研,团队成员不仅了解了青岛涉海类博物馆概况,更意识到了博物馆在海洋文化教育和普及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海博知行实践队将继续秉承实践精神,探索涉海类博物馆,让公众认识到海洋文化的重要性,为推动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海洋强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段茹艺 韩梦洁 苏雨桐)
责任编辑:姜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