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污染治理现状调查——以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为例

曲阜师范大学    2024-09-21 11:29:42原创

2024年7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环碳溯源实践队在车霖老师和韩秀艳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开展了短期的农村水污染治理现状调查活动。近年来,小草坡村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污水治理的起点:雨污分流与管网建设

实践队员通过走访得知,小草坡村的水污染治理始于雨污分流和污水管网的全面改造。为了彻底解决村民家中污水随意排放的问题,村里借厕所改造之机,统一铺设污水管道至村民家门口,实现了粪污、厨污和洗浴污水的入管网直排。这一举措不仅有效遏制了污水乱排乱倒的现象,还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的卫生环境。

生态处理工艺:多级净化与循环利用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实践队员来到小草坡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处。在污水处理工艺上,小草坡村采用了“厌氧池+稳定塘+人工湿地”的生态处理模式。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降解,去除大部分污染物;随后进入稳定塘,通过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氧化作用进行二次降解;最后进入人工湿地,通过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进一步作用,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置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这一生态处理工艺不仅成本低廉,而且运维简单,每年仅需少量维护费用,即可保证全年不间断的净水处理。

村民参与与监督:有奖举报与积分制管理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小草坡村还创新性地实施了有奖举报和积分制管理制度。通过实物奖励激发村民的自觉性和监督意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水污染治理中来。这一制度不仅有效遏制了乱排乱倒污水的行为,还培养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垃圾变废为宝

在垃圾分类方面,小草坡村同样走在前列。村里设置了垃圾分类箱,引导村民将生活垃圾按照可降解和不可降解进行分类投放。厨余垃圾等可降解垃圾被统一运送到垃圾分类池进行封堆、堆沤处理,每年可产出约20吨的土杂肥,供村民用于蔬菜、水果种植。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清运成本,还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绿色发展与创新实践:光伏+碳纤维采暖

除了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努力外,小草坡村还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村里成立了果盈农业专业合作社,依托黄桃特色产业实施“黄桃+光伏”战略,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带动了村民致富。同时,村里还推广了“光伏+碳纤维采暖”模式,为村民提供了零碳清洁的取暖方式,进一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小草坡村的水污染治理之路是一条充满智慧与汗水的道路。通过科学规划、生态治理、村民参与和绿色发展等多方面的努力,小草坡村不仅实现了水质的显著改善和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还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的小草坡村已成为一个水清岸绿、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其他村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讯员 张晓)

责任编辑:张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