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书单丨又一年中秋,天涯共此诗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孟秀丽  孟秀丽   2024-09-15 10:39:16原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一年中秋将至,吃月饼赏清辉皓月,吟诗词贺亲人团圆,在这个美丽的日子里,明月与书香不可辜负,中秋三天假,来读读唯美的诗词休憩身心、涤荡灵魂吧,小编为您推荐这些关乎美丽诗词的图书,或解读传承千载的诗词名篇,或抒发自己在古诗词领域的心得和见解,或由古诗词铺陈诗人生平钩沉一段尘封的岁月……天涯共此时,天涯共此诗!

《叶嘉莹读诵纳兰词全集》

[清] 纳兰性德  著

[加]叶嘉莹  读诵

刘子菲  注

中信出版集团

《叶嘉莹读诵纳兰词全集》是古典文学诗词名家叶嘉莹先生首次以纳兰族裔身份,亲自读诵、作序、作词、审定全本《纳兰词》,在人生即将百岁之际,携传统读诵传承人刘子菲献给诗词爱好者的一部音、视频双版本宝藏级声律启蒙及权威精注入门级读物,是一部经典诗词精装珍藏读本。

这套书精选纳兰性德348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3000余条详细注释无障碍阅读,长达近10个小时叶嘉莹正统读诵纳兰词音、视频,2首原创纳兰词古风音乐,读者不仅可以在诗词古意中跟随纳兰性德和叶嘉莹先生探寻诗意生活,提升古诗词文化素养,还可以从不同视角立体了解千古情圣纳兰性徳的生平、家世、婚恋和交友,读懂纳兰性德其人的真性情,以及纳兰词的独具词心。

《长安诗酒汴京花》

随园散人  著

博集天卷丨湖南文艺出版社

       随园散人生前创作的唐宋文人散文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领衔的大唐文人天团与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领衔的雅宋文人天团做PK,逐鹿我国古典文学巅峰。作者将唐宋两座文学高山既做对比又做融合,引领读者感受大唐诗人的诗酒往事和大宋词人的悲喜人生,以及唐宋文脉传承的魅力,透过唐宋文人的故事看历史、看文化、看传统,笃定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咏流传的文化自信。


《春山可望:十首诗词讲透一个人》

李蕾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精选五位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王维、李商隐、李煜、李清照与辛弃疾,以“十首”为数量,用“生平”为线索,择“名句”做串联,以诗做履,将诗词解读和诗人生平相结合,解析作品中的文学内涵和情感底蕴,体悟古诗词的意象与文字之美,在字里行间回望中国人的传统情感表达和诗人文路。日月若流,诗卷依旧。

《花间词外》

刘琼  著

新经典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著名学者、作家,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创作的散文集,收入了《兰生幽谷无人识》《落梅横笛已三更》《春入平原荠菜花》《却道海棠依旧》《紫樱桃熟麦风凉》《正见榴花出短垣》《七月芙蓉生翠水》《忙踏槐花犹入梦》《去年岩桂花香里》《采菊东篱下》《丁香空结雨中愁》《不作天仙作水仙》12篇散文作品。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围绕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花”意象,探讨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方式以及这种审美方式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关系。但由此展开的书写并非单纯的诗词赏析。作品以古典诗词中的草木入题,围绕核心意象进行关于生活、艺术、人生等多路径的疏通或辐射,探讨草木中的文学与艺术,及其与生活与人生的隐秘关联,体现了作者以评家之心体味古典文学的风雅。其一系列旁逸斜出、旁搜远绍,看似信马由缰,但最终平添了作品的意蕴与生趣。

《千古最美情诗》

刘丽朵  喵哉  等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爱情,是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学宝库里,吟咏爱情的诗,俯拾皆是,举不胜举。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自它诞生以来就和爱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典爱情诗长期流传,至今不衰。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中国爱情诗魅力无穷。《诗经》的开头篇《关雎》就是一首地道的爱情诗。

本书节选的从先秦到清代的50首中国古代经典情诗,讲述《诗经》《红楼梦》 “唐诗宋词” 等里的情爱故事,在提升读者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更让读者了解情诗背后的人文典历史故事,丰富自身精神文化内涵、感受爱情之美好神伤的同时,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诗词文化。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周汝昌  著

作家出版社

资深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周汝昌先生撰写的一部讲解唐诗宋词的名著。所选诗词作品,并不遵循常见的“文学史模式”,而是完全以“个体鉴赏”为出发点,考虑到一般读者的接受水平、兴趣及作品本身的浅深难易。作者的意图,是引导读者去发现与感悟古典诗词的美,着重的是情思、笔致的深层领略。这是一部既“引人入胜”、又“渐入佳境”的著作。

《唐诗十讲》

刘青海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十种诗歌主题为经,以百首经典作品为纬,一线贯穿初唐、盛唐和中晚唐诗歌发展,全面展示唐诗的艺术魅力,并以通俗的、文学性的语言来呈现唐代士俗生活的图景。全书共分十讲:宫怨(宫墙内的爱怨),咏物(秋日蝉声),田园(诗意栖居),山水(浓淡相宜),边塞(慷慨悲歌),送别(骊歌声声),爱情(朦胧的胜境),悼亡(真情独白),音乐(写声的艺术),思妇(相思与怨别)。本书雅俗共赏,在向社会大众介绍唐诗精华之外,也将唐诗研究的新成果融在其中,对唐诗研究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古诗指瑕》

陈如江 著

东方出版中心

一般文学鉴赏,多赏作品之“美”。本书独辟蹊径,从“指瑕”这个独特的角度出发,用艺术规律的尺度去衡量古典诗词作品,是一本讨论“诗病”的经典之作。全书从感情、意象、语言、结构、诗趣、音韵等6个方面展开,每个方面若干篇,每篇谈一种“诗病”,共96篇文章。作者采取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择例精当,断语合度,引导读者在对古人“诗病”的了解中,掌握诗歌创作的手法与技巧,从而提升创作水平与审美鉴赏能力。

《寂寞人间五百年:秦观词》

叶嘉莹  主编  

李东宾  注

时代华语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北宋文坛,群星闪耀。而婉约词宗秦少游,则别具一格,兼杂古今,具屈原、宋玉之姿才。他多情而浪漫,词作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淡语有味,浅语有质。他易感而坎坷,一世多艰,虽遍尝仕途不顺、多番贬谪、空寂孤独,却寸心如水,将满怀情思寄于词作之间,被盛赞“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其凭借柔婉精微之写作特质,还原了一个真实、动人的“千古伤心人”形象。

本书由古典文学大家叶嘉莹携弟子亲自解读,完整收录秦观词作96首,真正实现集至美注释、系统解析、复古装帧于一体,更配有几近失传的吟诵音频,堪称“人人皆能读懂的、全面系统的秦观词国潮读本”。

《长亭与短亭:词学研究及其他》

[美]孙康宜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 Pura

孙康宜先生汉学研究论集。收录专著《词与文类研究》及《“古典”与“现代”——美国汉学家如何看中国文学》《柳是对晚明词学中兴的贡献》《汉学研究与全球化》《阴性风格或女性意识》《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内容广涉孙先生的词学研究成果、对中西经典文学及中西文学比较方面的心得和洞见、边缘论题、最新探索的生荒领域,其中对中国古典作家的审美追求、中国古代女性作者的地位问题等,均做了饶有趣味的探讨,从中可以窥见孙康宜先生海外汉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研究成果。

《人间至味淡于诗》

高昌  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著名诗人高昌先生的随笔集,说诗味,叙诗事,醉诗情,探诗秘,体现了深厚的诗学积淀和底蕴,也展示了作者的心灵反思和文化情怀。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侧重鉴赏,是作者在诗词品赏过程中的发现和新探,多有独到之见。第二辑侧重写人,是作者对当代诗词人物的印象和评说。第三辑侧重诗话,是作者对当代诗词创作的体味和思考。第四辑侧重阐说,是作者深入研究和深切体验的集束呈现。

《蒙曼女性诗词课 哲妇》

蒙曼  著

博集天卷丨湖南文艺出版社

《诗经》说“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有本事的男子成就一个国家,有本事的女子毁掉一个国家。这是历史的偏见,反应了古人观念上的不完整和不公平。女子有的成城,有的倾城,成城和倾城间,比男子有更多的幽微隐曲,也因此产生了更多的诗词和故事。蒙曼想借诗词透视女性,讲述构成历史、更创造历史的她们翻卷起来的历史风云。

本书中,蒙曼将诗词和女性结合,以诗词为引,顺着历史朝代更替的顺序,讲述了诗词背后28位女子的精彩人生,以及她们背后的中国史。这里面不仅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神采,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风度,更有“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的眼光,有“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的豪情。这些女子温柔,但却抓铁有痕,更能搅动历史风云,她们的所思所想在诗词里,她们的人生故事也在诗词里。这是你我未知的另一半诗词,另一半史。

《驼庵诗话》(彩图精装本)

顾随  讲  叶嘉莹  笔记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嘉莹先生20世纪40年代听顾随先生讲中国古典诗词,笔记的主体整理为这部“诗话”式的著作。本书以彩色插图本的形式问世,也是最终定稿版本。它采用中国古代诗话的体例,不以系统严密的理论分析见长,而代之以言简意赅的片段,对中国古典诗词做直接性的感发,寻觅作为基因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诗心,找回诗意栖居的灵魂。全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每部分又分若干小节。总论中涉及内容与欣赏、作诗与为人等方面;分论从《诗经》《离骚》开始,着重解读唐诗、宋词等经典。一段段文字妙语连珠,感受独具一格,发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启发现代人找到理想的人生。它被誉为自《人间词话》以后,十分重要的一部诗话。

《唐诗百讲》

羊春秋 著

东方出版中心

《唐诗百讲》由蜚声海内外的“学界诗人”羊春秋先生在多年讲稿基础上精心打磨而成。作者匠心独运,把唐诗中的代表性诗人、群体、体派、事件、诗论等总结为一百讲,每讲用一两千字的篇幅阐述一个主题,既有“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等总论,也有“‘诗豪’刘禹锡”等专论,还有“李白、杜甫诗歌比较”等合论,形式灵活,章法井然,语言清丽,内容丰厚,颇多心得,充满妙趣,是一部雅俗共赏、史论结合的唐诗概论著作。

《大唐群星闪耀时》

周公子  著

时代华语丨长江文艺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唐诗宋词发烧友,故事讲述爱好者周公子,带你领略一个群星闪耀的大唐。

  恬淡冲逸的孟浩然、豪放自信的李白、爱国忧民的杜甫、永不言弃的韩愈、乐天知名的白居易、深情慰藉的李商隐……璀璨闪耀的诗词群星,在作者笔下仿佛穿越时空,与你说着风趣的话,聚着动情的会,潇洒人间。作者在书中融诗、史、传于一体,考据翔实,用近三百首经典唐诗,串联起诗人们有血有肉、快意酣畅的一生。

  一本与众不同的诗词读物,一部好看、过瘾的诗人小传。

《宋词群星闪耀时》(有声书)

周公子   著

颜同学   绘

领读文化丨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篇选取闪耀于宋代诗坛天空的十颗明星:李煜、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宋徽宗、李清照、岳飞、陆游、辛弃疾,讲述他们让人唏嘘的一生。每篇人物小传都结合了若干经典宋词,并将其置于写作背景之下,让人能更准确、更生动地理解这些词人与他们的作品。下篇是轻松的人物番外故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诗人的一生。本书文风简洁,笔调活泼,故事丰腴。读本书既是读传记,又是读故事,也是品诗词。翻开本书,一起穿越大宋,邂逅词家。

《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

湘人彭二  著

符殊  绘

朱卫东  朗诵

博集天卷丨湖南文艺出版社

       一本关于古代大文豪苏轼的随笔集,从故乡、亲情、赏花、友情、谈吃、家风、品茶、生死这八个侧面,展现这位古人流芳百世的诗意魅力和思想力量,给人以士气的提振和人生的启迪。

《中国诗词曲史略》

张伯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所论述的是以汉语为表现媒介的诗词曲,在中国文化精神的影响下产生和变迁的历史。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诗歌概论,从诗字原始观念的形成、《诗经》和《楚辞》,论述到少数民族诗人和域外汉诗,在广泛的范围中展示了中国诗学在技巧上、题材上、语言上和审美趣味上的变化;下编为词曲概论,全面考察了从诗到词、从词到曲的转折,并且比较了诗词曲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的异同,勾勒出词曲历史的发展脉络。最后,综合诗词曲中白话因素的不断增强,指出新诗在整体上取代旧诗的历史必然。本书有两个写作重心,其一是注重中国诗学初创期和转型期的讨论,包括观念和技巧、题材和审美趣味;其二是注重诗歌语言的变迁,重点从这两个角度描述了两千五百年诗词曲的复杂而曲折的变迁史。

《康震古诗词81课》

康震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著名古典诗词专家康震精讲从汉代至清代81首国民必读古诗词,小到字句意象、文史典故,大到诗人身世、人生心境,旁征博引,会通古今,共情式解读,多维度切入,引领读者穿越时光,去会晤千百年前诗人内心那些深情唯美、绚烂多姿的诗句,使读者在感悟诗词人生、品味诗词之美、赏玩诗词之趣的同时,提升文学修养和艺术品位。

如何才能真正读懂古诗词?康震认为:“一首诗,不管怎样穿越时空,诗人浸润在诗中的创作初心恒久不移,这是诗作的内核;同时,不同年代、不同身份的人,对一首诗的感受、理解也各有不同,这是诗作内核的丰富与拓展。所有这些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读懂一首诗,一首诗也才能真正进入不同时代的人心。”

《大春秋》

李舫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学者、作家、文艺评论家李舫的历史文化散文集。本书由二十三首诗词出发,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明清,从千古名士到悠悠古城,从人文胜迹到山川天地,在这些恢弘浩荡而又沉郁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场域中,作者漂泊、寻觅、思索、叩问,眷念、批判、热爱、忧契,酣畅淋漓地书写了一幅幅磅礴丰沛、蕴思深刻、充满传奇与智慧的大历史大文化景观。本书分为三辑,分别探寻诗词里的“士”“脉”“道”,不仅收录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名篇,如《江春入旧年》《飘泊中的永恒》《春秋时代的春与秋》等,还收录了其最新写作的散文佳篇,如《千秋一扬雄》《霓虹》《觉醒》《跫音》《山河血》等。

《中国诗学》

吴战垒 著

东方出版中心

“不学诗,无以言。”中国传统文学中,诗歌是沁入人心最深、影响最为广泛的体裁。本书从诗的本质、寻诗、意象、意境、诗中之理、声律、诗家语、体式等方面入手,结合大量经典作品,阐发中国传统诗歌的独特美质。作者兼擅诗词创作,深索玩味中国诗学多年,所论多为本人心得,往往深入浅出,片言中的。本书曾被翻译为韩文等在海外出版,文风洗练,内容丰实,堪称诗学入门的经典读物。

《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

潘向黎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著名作家潘向黎关于古诗词的随笔集。唐诗宋词在其笔端游走,作家的感性与学术的严谨,现代立场和古典情怀,清丽婉约与明快豪放,都恰如其分地融会其中。书中十二讲,聚焦陶渊明、杜甫、李商隐、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周邦彦、陆游、辛弃疾等文人。作者匠心独运,目光透辟,旁征博引,却又发前人所未发之语;深入古人灵魂深处,笔锋游走,执著探寻古人所思所想,古典诗词与人生真味水乳交融。一个小小切口入笔,却写得恣意情深,气象万千。既有怀古追今、女性之美,亦有闲愁离绪、命运喟叹,更是把时光深处的古人写活了,每个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向我们走来。一书读懂古诗词之美,更读懂古老中国儿女潜藏心底的人生气概、心灵秘语。

《寻找古诗之美》

傅国涌  主编

领读文化丨天津人民出版社

《寻找古诗之美》一共三册,第一册60首(全诗注音),适合6-8岁的孩子,第二册70首,适合8-10岁的孩子,第三册82首,适合10-12岁的孩子。诗画融为一体,既有注解,也有诗人、诗解,还有典故等延伸知识。诗可诵读,亦可入画,画家任学林特意为本书绘制二百多幅水彩插图,这些画既与古诗意境相对照,又充满了画家自己的奇思妙想,这些与儿童有关的诗意画活泼可爱、生趣盎然,是一个画家体悟诗人心灵的产物,是心灵与心灵的相互呼应。画中微妙的色彩、灵动的线条,仿佛赋予了这些古诗词新的生命。隔着千年的时空,那古老的诗意,再次跃动了起来。

《一阳来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品味四季》

[日] 井波律子  著

郭佳佳  译

新星出版社

本书由日本中国文学研究名家井波律子所著,文字极具静心、温暖、治愈,以令人心生雀跃的应时食物,令人怀念的记忆,还有那些和阳台上的花木之间的对话等,诸如此类平静的日常与中国古典诗词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面重叠,建构这部温暖的随笔集。跟随她品古典诗词之美,寻日常生活之趣。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四时之景  与诗共度》,作者按照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份的顺序,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将节气与习俗的知识与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赏析娓娓道来;第二部《往昔今朝  记身边事》收录了一些作者关于中国古典诗词、古典人物的随笔。

《为孩子解读古诗词》

李天飞  著

天天出版社

国学专家、北大硕士李天飞最新力作。李天飞担任央视知名电视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专家组出题人,并擅长写作古诗词。在《为孩子解读古诗词》中,李天飞从一个个孩子们在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问题入手,结合大量孩子们常见的古诗词原文,用通俗流畅、幽默好读的语言为孩子们一一解读为什么要学诗,怎么鉴赏古诗词,古诗词中的炼字、平仄、对仗、意境等是什么等;并通过实操,手把手教会孩子自己动手学写一首古诗词。阅读、鉴赏、写作三位一体,能切实帮助孩子们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进入古诗词的美好世界。

《五堂诗词课》

野狐狸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五堂诗词课》是一本写给孩子的家庭版诗词教育书,这是一本带你走进诗词王国的“私家秘籍”,分“诗篇”和“词篇”两册。书中介绍一种全新的诗词解读方式。摒弃传统的字、词、句意解释为主要内容的诗词讲解模式,通过“场景、感情、诗(词)人、意象、格律”等五种元素,逐一解析诗词知识。每章讲透一个知识点的同时,还会选一首经典作品进行解读,让初学者轻松学习诗词专业知识,领略诗词魅力。

《诗词曲欣赏》

万云骏 著

东方出版中心

《诗词曲欣赏》是词曲研究名家万云骏先生的经典之作。作者具有精深的研究造诣和深切的创作体验,所论植根于传统而又不为前人左右,体察精微,辨析精当,同中见异,异中求同,善于通过具体作品的会心说解阐发带有规律性的理论命题,为读者开示了欣赏、创作古典诗歌的基本法门。

上编“总论”探讨我国古典诗歌形式的发展及基本艺术规律,阐析诗、词、曲在形式上的继承发展关系,论述古典诗歌中悲剧性的美。下编“分论”结合具体作品,详析诗、词、曲的赋比兴、眼目、空实、离合、点染、巧拙、情采、断续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附录”论析宋词豪放与婉约两派的评价及元曲的本色等问题。

责任编辑:孟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