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随官屯镇:“跨村联建”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2024-09-11 10:08:21
“2023年,随官屯镇被确定为全市‘跨村联建’试点镇,镇党委在充分考量各行政村班子情况、村庄规模、产业规划、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将26个行政村划分为10个‘跨村联建’片区,整镇域推进‘跨村联建’,以组织联建带动区域内村庄产业联营、人才联育、治理联抓,不断深化村党组织‘跨村联建’。目前‘跨村联建’进入了2.0阶段,进一步推进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整镇域‘跨村联建’的先行镇、示范镇。”日前,山东郓城县随官屯镇党委书记曾磊介绍。
推动组织联建,提高党组织战斗力
该镇打破就村抓村惯有路径,在镇级层面建立“1+5”组织体系,成立“跨村联建”联合党委,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联合党委书记,下设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特色产业、返乡创业和公共服务五大专班,吸纳涉农部门负责人、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种粮大户等,按需求充实专班力量。
在10个片区分别成立功能性联合党组织,择优选配“四强四能”型村党组织书记担任联合党组织书记(四强四能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强、能带好班子,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强、能带对路子,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强、能带动发展,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强、能带正风气),建立了“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议事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了乡村治理健康协调发展。
在佀楼王庄跨村联建片区,据片区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双培养’工程,吸纳2名返乡创业人才进入村委班子,回引农业种植、销售专家、熟练技工等32名,培育致富带头人13名。片区重要工作同研究、发展资源同分享、党建活动同开展、经验做法同交流的‘四同’机制已经形成,推动片区工作协调高效发展。”
推动产业联育,实现产业高效发展
“随官屯镇以强村、优质企业为主导,形成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的发展带动型模式,同时,以产业资源互补达到延链强链补链的资源互补型模式,将全镇26个村划分为10个‘跨村联建’的产业发展片区,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由‘小个子’尽快成长为‘大块头’。”随官屯镇分管产业的负责人介绍。
在陈庄、三合、高庄产业片区,陈庄村有育鹅传统,每年育鹅苗200万只,三合西村饲料加工已初具规模,高庄村有养殖种鹅的传统,三合东村是全县著名农畜产品淘宝村,将4村整合为一个片区,形成了鹅苗繁育、饲料加工、种鹅养殖、电商销售全产业链条。彭店村以党支部领办+村民入股模式种植金银花,与山东佑康药业有限公司签订委托代加工协议,成功开发出金银花茶、金银花露等系列产品,提升了金银花附加值,同时,每年村集体增收50多万元。镇党委因势利导,将周边李店、辛庄集、马尹与彭店通过片区融合方式,流转土地500亩,规模化种植金银花,增加了村民收入。佀楼王庄跨村联建片区对佀东、佀西、王庄3个村庄拆迁后的土地进行复垦,流转闲置农业用地630亩。对闲置车间、仓库等集体资产统筹改造,统一开发。片区党委通过领办兰峰种植专业合作社,“订单式”种植农产品,大规模种植露地蔬菜,让100多名片区群众实现就地就业,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2023年佀楼王庄片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62万元。
推动治理联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在佀楼王庄片区,红色物业公司整合了3个村的志愿者,组建了“联合志愿服务队”,跨村开展扶危救困、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志愿服务效能最大化。佀楼王庄片区组建的“联合志愿服务队”是推动跨村联建治理活动的一个缩影。
该镇在跨村联建片区的中心村高标准设立便民服务大厅,让医疗保险、户籍业务等6大类29小类项目深入片区服务百姓。在联建村设置了10个功能性特色服务点,提供帮办代办业务,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便利。各片区还建立“片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联户”的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组织党员开展“四必访、四必到”活动,解决了邻里纠纷500余件,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自己的身边。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通讯员 赵考壮 吴璐含)
责任编辑:薛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