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凤台中学——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郭巧玲 2024-09-10 07:15:41原创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玲玉 通讯员 孙佳雪 许培培
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育的责任在于唤醒,平度市凤台中学力求通过实施差异化教育,呵护个性,发展潜力,让学习真实地发生,让教育真正有宽度、有深度、有温度。
学校紧抓青岛市强校提质工作机遇,以“凤之舞”为教育品牌,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实干笃行,拓展创新思维、科技思维,深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加快学校高质量发展。
团结协作,共建美好凤中
2023—2024学年度学校先后获得平度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集团化办学督导评估“优秀单位”、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优胜奖”、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优秀等级单位”;青岛市人工智能示范校、地震科普示范学校、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特色学校(引领型)、依法治校示范校;山东省学校星级食堂;中国青少年创客奥林匹克系列活动实验基地等十几项荣誉称号。1项课题在山东省“十四五规划”课题中获准立项。
党建统领,筑牢发展之基
学校坚持高质量党建为统领,抓好党支部建设,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赋予学校发展新动能。在“凤之旗”党建品牌引领下,汇聚发展动能,筑牢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和“魂”。学校全面推进“五项活动”,常规性开展行风集训活动;定向性地开展教师政治学习活动;持续性地开展“导学帮扶”活动;示范性地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严肃性地开展“立德树人”师德建设教育活动。党员积极履行承诺,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个人专业技能和学校教育实际,推动形成教学相长、生活互助、工作互学的良好党群关系。“党员示范,群众跟随”的工作模式激励全体教职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形成了敬业、奉献、创新、和谐的凤中精神,有效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提升。
平度市凤台中学党支部参观红色文化基地
强德固本,打造教育底蕴
学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模式,确保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贯彻育人的目标。学校坚持将文化传承与德育教育相结合,通过精心策划的校园活动,以传统文化节日为契机,开展“清明节祭英烈”“‘粽’享端午传承文明”“传承雷锋精神 践行时代使命”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体验节日氛围的同时,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师生共度端午节
向雷锋致敬,践行时代使命
展乐器之美,承文化之根
学校以“精致教育”为核心,开设散打社团,定期举办校园读书节、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以“感恩”为主题,组织中考百日誓师活动,鼓舞学生斗志,坚定理想,培养感恩之心。组织“青春向党 前程似锦”建党节暨2024届毕业汇演活动,共同庆祝党的生日,也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百日誓师大会,师生和家长携手走向理想之门
唱红歌,颂祖国,筑牢学生爱国情怀
校园歌手大赛,学生展现风采
同时,学校注重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开齐开足课程之外,设置心理咨询教室并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并举办第一届心理健康运动会,以此培养师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此外,学校通过家校合育活动,如“主题式”家校共育大会、“万名教师访万家”等,加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运动会,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优化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致力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教职工总数151人,学历达标率100%,副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46人,研究生占比20%。学校连续五年积极引进双一流大学毕业生及公费师范生,不断优化师资结构,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的教师有100余人次。他们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撑。2024届毕业生成绩优异,6名学生进入一中科创班,赢得社会广泛好评,促进生源的良性回归。
勤学三载,学生代表感恩教师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通过“师徒结对”“走出去、学先进”和“引进来、树榜样”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教师以最赤诚的态度投身于教书育人的事业,用爱与责任做有温度的教育。我们坚信,学校的教师队伍将不断壮大,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全体教师坚守使命,喊出铮铮誓言
科研兴教,实现个性发展
学校坚持“质量为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科研引路,战略上抓管理,战术上抓课堂,细节上抓落实,确立“以教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思路。学校全面实施“课堂质量体系”“双师体系”“校本课程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做好初高衔接培养工作,推动教学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一体五翼”课程体系。
学校实施大数据信息化教学、对话互动“五环节”教学模式和“六环节”大单元教研集备模式,创新实施,将教学反思、课堂授课、课件设计、个性化学习研讨、作业设计、试题设计高效融合,以动态调整为机制,班级层面贯彻小组合作积分制,实施分层教学与全员导师制联合育人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校立足学生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PPT(3D元素)+投屏+智慧黑板”实施3D信息化教学。
创新培养,铺设强校之路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声誉。学校从转变教育理念入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明确培养方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路径。通过精准定位,更好地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学校建立完善的优尖生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培养高度,全面提升培养效果,打破初中学生立足中考的“天花板”,为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营造更适合的成长成才环境。学校开发了初高衔接课程,帮助学生提前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和内容。学校还利用托管时间和周末,聘请高中优秀教师进行学科拓展学习,为学生提供更深层次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学校实施英语、数学走班制,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进行分层次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支持。
此外,学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托底培优考核机制,旨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必要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学校学生在2024年度学科素养大赛中获奖率达到100%,这有力证明了学校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科技引领,创新教学模式
学校致力于将前沿科技融入教育实践,打造智能化课程体系。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配备VR技术、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设施的科技馆,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充满探索和创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互动等实践活动,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在沉浸式学习中提升主动性和学习效果。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减轻了学生的传统作业负担,还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自主探索,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学校的“创客社团”在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挑战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进一步证明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卓越表现。为强化这种教育模式,学校与南京路小学等周边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中小学互联共建和友好交流,这不仅促进校际间资源共享,还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为他们的成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凤台中学也将进一步推动科技教育的发展,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创客社团与南京路小学友好交流
以文化人,营造和谐氛围
凤台中学致力于文化阵地的创新与升级,旨在塑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内涵的教育新形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体现在校园的各个方面。
学校秉承“让每一棵花草都能传情”的环境育人理念,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绿植文化。以“筑台引凤”为设计理念,形成了“三园三路一广场”全面覆盖的绿化格局。以党建统领为主导,形成党的教育方针、“三风一训”、教育家精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党建文化长廊,以及团建长廊、中国精神、科学家长廊、书画长廊、廉洁文化墙、餐厅文化等区域文化建设。这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也提供了信息传播和知识交流的渠道,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资源和文化享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新宣传理念以及宣传手段,构建“115N”的新闻宣传机制,坚持以“立德树人 服务师生”为宣传理念,组建一支素质强、业务能力过硬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搭建了“1”个视频号、“1”个公众号、“1”个“爱平度”APP师生写作专栏、“1”党务公开栏、“1”个教室五大阵地,切实拓宽校园文化的传播渠道,增强了校园文化的互动性和影响力。并与社会机构开展合作,营造出支持学校发展、满足学生培养需要的明朗、积极的舆论生态环境,推动校园文明的持续发展。
平度市凤台中学紧跟时代发展,坚持党建统领,在“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教育理念下,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学校将继续坚持以生为本,提升教育质量,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责任编辑:郭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