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把文化好风景“商量”出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2024-09-04 09:28:40原创
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9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4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文化底蕴独特而深厚。9月2日下午,“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山东济南,围绕“把文化好风景商量出来”进行集中采访。
9月2日下午,“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济南市采访。图为济南市政协专题座谈会。
在专题座谈会议上,济南市政协常委、市文联副主席、济南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王克介绍了济南文艺志愿服务近年来的创新性举措,如文艺志愿服务同文旅深度融合,为文旅注入新的元素和更多内容;济南文艺志愿者协会入驻街道社区,以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广泛宣等。
蟠龙梆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剧,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于2016年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很多小众的地方戏一样,蟠龙梆子也曾因观众流失、市场萎缩而陷入困境。”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钢城区蟠龙梆子剧团团长韩克说,“近年来,我们对蟠龙梆子进行了大胆创新,注重贴近乡村、取材现实,打造民间团队、农民团队,将地方戏拍成影视剧,借助互联网平台成功‘出圈’,让乡亲们也吃上了‘流量饭’。”
9月2日下午,“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济南市采访。图为济南市政协委员、钢城区蟠龙梆子剧团团长韩克讲述蟠龙梆子的发展创新。
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小广寒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济南市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会长李建军讲述了小广寒电影院这一济南老建筑“涅槃重生”的故事。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同年小广寒电影院在商埠区(今市中区)建成,这座公共文化建筑是中国第二家、济南第一家专业电影院。它在历史上几经更名,又于上世纪90年代闲置废弃。
9月2日下午,“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济南市采访。图为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小广寒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济南市老建筑文化旅游促进会会长李建军在讲述老建筑保护的故事。
2008年底,山东小广寒文旅公司全面介入小广寒电影院旧址修缮利用。历时2年6个月、投资1200多万元,小广寒电影院旧址于2011年6月以“小广寒电影博物馆+电影主题餐厅”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市中区首次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现在,我们已经发展出餐饮、文创、研学等多种新型业态。”李建军说,小广寒电影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它的修复运营对于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给出了独特的答案。
9月2日下午,“文化‘两创’·政协在线”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济南市采访。图为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馨漫园动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济南总商会副会长刘薇向记者展示馨漫园制作的文创产品。
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馨漫园动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济南总商会副会长刘薇围绕“践行‘两创’,带动泉城文化资源‘活起来’发言。她表示,公司坚持深化文旅融合,以特色的泉城文化IP产品提升扩大文化影响力,打造了泉城二安名士系列、明湖文创系列等“爆款”文创产品;推动科技、文化领域创新与教育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以“搭建场景讲故事”为特色,让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课堂,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写作的能力。
据悉,近年来,济南市政协围绕“唤醒老建筑,赋能新济南”“品味泉城文化,讲好济南故事”“古城中的济南名士”等文化类主题开展了多次“商量”及调研视察活动,充分发挥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及政协文史资料的“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助力文化“两创”,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文璇)
责任编辑:李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