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0多年送医下乡,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醉青春”健康中国志愿服务队今年这样干
大众新闻 2024-09-03 20:28:33原创
近日,学校麻醉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能力培训中心的医疗专家与学生志愿者组成的“醉青春”健康中国志愿服务队,前往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据悉,这已经是该校“醉青春”志愿服务队送医下乡的第十三个年头,并且入选今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专项活动团队。
建立实践基地,完善长效机制
在组织筹备这项志愿服务活动之初,活动指导教师赵静就认真研究,如何让志愿帮扶更加持续深入、让送医下乡服务更加持久、让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更加稳固提升?她向学校建议,能不能让学校与基层医疗机构结成对子,进行校地共建、融合发展?在她的协调推动下,学校与沙子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积极发挥医科大学的科研和培养优势,并在崂山区委、区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属地街道的支持下,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将沙子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定为该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活动首日,基地揭牌仪式在沙子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期举行。“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开启医疗帮扶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新的篇章。
助力乡医培训,普及急救知识
活动期间,服务队医疗专家以“急救知识培训”为题结合真实案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讲解了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等急救基本知识并演示相关操作步骤及医疗器械的使用,指出支持呼吸和维持循环是急救的关键,强调了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让医护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挽救更多危急患者的生命。培训过程中,医护人员学习热情高涨,还特别注重实践操作环节,通过模拟演练,提高自己的急救技能,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准确地实施救援。
在大河东党群服务中心,医疗专家以现场操作的方式,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搏骤停、气道梗阻等危急情况,为在场村民详细讲解和示范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措施,志愿者协助展示操作步骤并发放宣传彩页“急救科普知识”,让村民进一步学会急救,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处理突发情况,更好地自救互救,守护生命。
基层义诊先行,助力百姓健康
“听说省里的医疗专家来到了家门口,真是给像我这样的老病号解决了大难题……”在沙子口街道大河东村,85岁高龄的姜奶奶带着一沓病历,早早来到义诊现场,姜奶奶几年前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行动不便,以往都是儿女陪着去医院,今天自己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医疗检查,话语间掩饰不住激动和喜悦之情。义诊现场,服务队的医疗专家和学生志愿者分别为在场村民诊治常见疾病、测量血压血糖、提供健康咨询、分析引起不适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病症和个体差异为村民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和治疗方案,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在登瀛管区党群服务中心,医疗专家以“防治常见慢性疾病从我做起”为题,向村民普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生活干预等卫生健康知识,并耐心与村民交流,志愿者发放宣传彩页“慢性病小课堂”,进一步引导村民巩固了解慢性疾病防治知识,建立更加利于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村民整体健康水平。
学先进守初心,做先锋践使命
走进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沙子口街道东麦窑村,服务队全体人员集中参观了东麦窑村村史纪念馆、“德信积分”幸福超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民宿等具有支部特色的创新站点,集中观看村党建宣传片,深入了解支部“党建引领特色旅游、产业引领居民致富”模式和建设发展历程,深刻感受东麦窑村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学院高度重视实践育人,持续打造“醉青春”社会实践育人品牌,积极促进校地合作,拓宽服务社会途径,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践行青年担当、奉献青春力量。
(赵静)
责任编辑:韩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