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价格涨幅近七成,蔬菜涨价何时休?

金融首发 |  2024-08-19 17:29:02 原创

胡羽 来源:大众新闻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光买一根葱就花了2块8,前几天菠菜、豆角也都涨到7块多钱一斤了,明显感觉到菜价普遍上涨了。”在济南一家超市门口,刚完成购物的市民李女士这样向记者表示。

近期,全国多地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7月份每公斤为4.79元,环比上涨9.6%,同比跌2.0%,较近三年同期平均高5.1%。其中,黄瓜、大葱、菠菜和菜花的价格涨幅分别达到了69.4%、45.5%、34.7%和30.6%,均超过了30%。

8月份以来,菜价保持了这种季节性上行的趋势。刚刚过去的8月9日至8月15日的一周里,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的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97元/公斤,比前一周上升10.9%,同比上升36.2%。

近来蔬菜为啥这么贵?

高温暴雨天气、季节因素、供需关系、市场因素等共同作用导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孔繁涛分析,从历年规律看,蔬菜价格都呈季节性波动。一般从6月中旬起,蔬菜价格进入上行通道,至9月上旬达到高点,之后转入下降通道。主要原因是,夏季温度较高,不利于蔬菜生长,导致市场供应相对不足,蔬菜生产出现“夏淡”现象。

今年暑期的异常天气对蔬菜生长、流通造成了一定影响。今年暑期,我国总体降雨偏多,湖南、山东、四川、安徽等多地出现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导致蔬菜产量下降。降雨造成菜田道路泥泞或损坏,也影响了蔬菜采收、运输及上市,导致部分蔬菜市场供应偏紧,价格上涨。

另外,今年5月份和6月份,由于蔬菜面积扩大、产量过剩以及重叠上市等因素,个别品种蔬菜出现区域性、阶段性滞销现象,降低了菜农预期收益,挫伤了一些菜农的积极性,个别地方出现提前拔秧、弃管、弃收现象。

蔬菜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业内专家预测,蔬菜价格虽然短期仍将保持季节性上涨,但上涨空间有限。到9月上旬后,蔬菜价格将转入季节性下行区间。

“在田面积和天气都不支持菜价持续高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安民说。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9月份除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华南、西南地区南部等地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蔬菜生产供应有保障。

整体看,目前蔬菜在田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增加,6月全国蔬菜在田面积1.12亿亩,同比增加1.0%。这些蔬菜陆续迎来大量上市期,对于夏季蔬菜供应来说,生产基础较好。同时,随着蔬菜产地转换,后期北方及高山、高原地区的冷凉蔬菜逐渐进入采收旺季,市场供应充足。

具体来看,以市民反映较多的黄瓜为例,因为价格在3月—6月连续走低,部分产区提前拔秧换茬,加上前段时间降雨频繁,坐果率低,产量不足,导致市场供应出现短暂断茬现象,黄瓜批发价格一度上涨40%以上。不过目前部分产区价格已经出现松动,随着新茬黄瓜陆续上市,价格将回归合理区间。

各地积极应对,确保蔬菜稳定供应

当前,山东正加强应对措施,全力保障蔬菜稳定供应。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街道蔬菜批发市场负责人袁吉恩告诉记者,为了稳定住蔬菜价格,保障市民餐桌上新鲜蔬菜供应不断档,市场加大了对来自河北张家口等地的蔬菜供应量,填补供应缺口,同时还增加了发货频次。临沂市兰陵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20万亩,总产量500万吨。在兰陵向城镇的蔬菜种植基地,县农技人员正在查看大棚黄瓜长势,从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通风降温等方面提出指导方案,帮助菜农加强大棚蔬菜管理。

随着各项应对措施的落实,蔬菜价格有望逐渐稳定下来,确保市民餐桌上的蔬菜供应不断档。

(大众新闻记者 胡羽)

责任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