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医师节|专访青大附院骨科医院副院长、泰山学者西永明教授:攀“山”越难,助无数患者挺起脊梁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齐娟   2024-08-18 19:29:59原创

从因罕见病变成“背锅侠”的少女,到20年无法抬头看太阳的男子;从两段脊柱截骨矫形拯救150°重度“折叠人”,到前后几次手术才能完成矫正的80岁老人。泰山学者西永明站在国际脊柱外科前沿,专注脊柱疑难病诊治,攻坚克难挑战多项世界级水平的脊柱手术。从1993年毕业从事临床工作,他30年如一日结出众多科研硕果,让全国各地无数患者挺起脊梁,重见希望。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让我们一起走近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西永明教授。

博极医源,挑战极限

行医30年,治病救人是理想

泰山学者 西永明。

说起西永明,全国领域的脊柱脊柱疾病患者都不陌生,他挑战的多项全国乃至世界级的高难度脊柱手术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患者从生活不能自理到过上高质量生活的蝶变过程也让人记忆深刻。

1993年,从青岛医学院毕业的西永明获得学士学位,1996年师从青医附院终身医学专家胡有谷教授,1999年获得青岛大学医学院骨科硕士学位,留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工作。2004年考取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贾连顺教授博士研究生,2007年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30年如一日地扎根临床,他先后到美国、韩国、法国等国内外多个医学中心研修脊柱疾病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回国后在颈椎伤病、脊柱畸形以及颈胸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微创治疗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的工作,取得无数硕果。

“从高中时期,我就励志做一名优秀的医生治病救人。本科毕业后从大外科到骨科,从骨科到脊柱外科亚专业,丰富的学习工作经历和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为后来从事复杂疑难疾病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近10多年来从事严重的脊柱畸形和复杂性颈椎脊柱疾病的诊治,这些疾病在手术开展的过程中经常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可以说付出了很多艰辛和汗水。”西永明告诉记者。

他曾挑战高难度手术帮助慕名前来就诊的外地患者打开20年的“折叠人生”。 手术从麻醉、手术体位摆放到术中截骨、截骨端控制以及精准的矫形,三个半小时的手术无时无刻都是对精力和体力的巨大考验,像这种挑战极限的手术他每个月都要开展,“背锅侠”少女、150°重度“折叠人”……

西永明谈起,挑战这些复杂性手术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需要有创新精神和胆魄,他特别提起,青大附院作为山东省医疗区域中心之一,拯救急危重症以及复杂疾病患者也是作为医生的责任和担当。

不断积累,攻坚克难

拯救68岁脊柱后凸复杂患者

在近日,西永明教授就接到一例复杂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严重患者。患者68岁,患者由于存在多种合并症,且脊柱长时间处于畸形状态,腹腔脏器和胸腔脏器严重压迫,患者心肺功能差,腹腔脏器血管处于挛缩,矫正的过程中势必会发生脏器牵拉,引起一些并发症,手术存在极大的风险。

如何在术前进行精准规划?先进行脊柱截骨还是髋关节置换?术中体位如何摆放?如何做到精准截骨?截骨矫形过程中如何避免脊柱错位和脊髓血管损伤?以及如何控制矫形的程度?一系列难题摆在西永明教授的面前。“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矫形手术不同于常规的脊柱矫形手术,需要对截骨的部位和截骨矫形度数特别的精准,过度矫正和矫正不足都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西永明介绍。

另外西教授特别提到,对重度僵硬性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患者长时间脏器和神经血管处于挛缩状态,脊柱恢复正常的形态后,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肠系上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会发生频繁恶心、呕吐,甚至肠梗阻、肠坏死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症状,这些都是手术前后特别关注的问题。

经过充分术前沟通和准备,在麻醉团队、护理团队以及电生理监护等团队的密切配合下,西永明团队先期为患者进行了脊柱进行矫正,将110°的后凸矫正到30°,整体的第一步手术顺利完成。接下来,患者还要接受强直性髋关节手术,来最终恢复脊柱形态和改善行走的功能。

在脊柱外科领域,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一直以来被业界誉为脊柱外科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其手术难度之高、风险之大,均位居脊柱外科手术之最。目前该类型手术在临床上已经开展得非常成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专业判断,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每年西永明完成上百台类似手术,一年要完成近500台脊柱手术。其中不乏合并其他罕见疾病的患者,如唐氏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等。

站在国际脊柱外科的前沿

立志创新转化

提起西永明近年来开展的代表性的新技术如数家珍:2006年,率先开展了颈椎后路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治疗;2007年首次在医院开展了脊柱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手术,提出了“V-Y”截骨的概念;2008年开展了重度僵硬性脊柱后凸的全脊椎切除矫形;2011年开展低体重儿重度僵硬性脊柱后凸截骨矫形术; 2012年开展了难复性寰枢椎脱位颌下松解后路复位技术;2015年率先开展了一期后路脊柱肿瘤的整块切除技术;2020年完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ACAF手术,2023年实施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Halo-头盆环牵引后路矫形手术等等一些创新手术,在国内形成了很强的影响力。西教授团队相关创新性成果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山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医学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不仅如此,他热衷公益慈善,经常应约赴省内外多家医院开展业务指导和帮扶工作。与中国梦脊梁工程智善公益基金会合作,在胶东半岛地区启动脊梁工程救助活动,为脊柱畸形患者实施捐助部分手术费用等。

名医介绍

西永明,教授、主任医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博士及博士后导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青岛大学空间应用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青岛大学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青大附院崂山院区脊柱外科病区主任,先后荣获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国家卫健委“医德风范(骨科)杰出青年奖”、 “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等。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分会脊柱畸形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学会脊柱脊髓损伤分会脊髓损伤和康复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脊柱肿瘤学组委员;中国肢残协会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康复学组常务委员;山东康复医学会脊柱畸形与康复分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专业方向:颈椎病、脊柱畸形和颈胸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微创治疗等。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记者 齐娟)




责任编辑: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