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线直击|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愿学习?蹲点暑期学习困难门诊

医线直击 |  2024-08-12 17:25:39

微信扫码扫码下载客户端

暑期进行时,各地的一些“学习困难”门诊又迎来就诊热潮,知名专家诊室甚至被外地赶来的家长敲门现场申请加号,寻求专业帮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阅读、书写有困难”“经常情绪低落,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孩子学习不好就是“病”?孩子为什么会厌学?看了学习困难门诊,“学渣”能逆袭吗?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来看吗?带着诸多疑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近日来到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和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学习困难门诊进行了蹲点采访。

学习困难门诊一号难求

走进济南市儿童医院四楼儿保所,从候诊大厅到两米宽的走廊,挤满了抱着病历资料的家长和年龄各异的孩子,发育行为门诊和学习困难门诊等特色门诊就位于这里。每当诊室叫新号,开门的间隙,踱步的人们齐刷刷地往诊室内探头,甚至有家长开车四小时从外地赶来几度敲门向医生申请现场加号……

济南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主任赵冬梅介绍,暑假期间儿保所迎来井喷式诊疗高峰,日均总就诊量约400人,其中与学习相关的至少150人,接诊的患者主要是学龄期6-15周岁的小学生以及部分初中生。副主任医师张冬冬介绍,“去年儿保所门诊接诊量达10万+,发育行为及心理专业占总门诊量47%,学习困难门诊每天都有人坐诊,假期一般两个医生坐诊,每天门诊量近100人”。

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多动障碍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5%,而前来咨询学习困难的儿童,经过专业检查后,80%都存在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随着人们对学习障碍的理解与逐步深入,全国如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的很多医院都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专科门诊。

赵冬梅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她切实感觉到家长群体对带孩子来学习困难就诊的观念越来越开放,认知也比前几年更充足。“家长们现在配合程度越来越高,不回避也不拒绝药物或者训练,是真正从心底有需求向医生寻求帮助。”

如此火爆,究竟看的是什么“病”

赵冬梅被宝爸宝妈们亲切唤为“赵姥姥”,深耕儿童生长发育领域近40年。她说,前来就诊的孩子大多是注意力不集中,存在学习技能障碍等困扰。孩子学习困难就是“病”吗?对此她表示:“学习困难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表现与症状”。在医学上,狭义的学习困难其实是一种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包括数学学习障碍、书写障碍、阅读障碍等。

赵冬梅表示,学习困难与感冒发烧一样,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对孩子的智力、注意力、学习技能、包括躯体等方面进行广泛评估,寻找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后对症治疗,进行诸如药物治疗、感统训练、学习能力训练、家长教育方式训练等综合干预”。

至于病因,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赵冬梅与团队将学习困难的病因归结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技能障碍、焦虑障碍—学校恐怖症、抑郁障碍、智力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6个大类,并各自制定了相应的治疗干预策略。“其中,来就诊的孩子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造成的学习困难,大约有百分之七八十”。

就诊儿童并非全是“学弱”

“一说起学习困难,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班里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少医学中心亚专科主任李丛冉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她接诊的学生中,不乏成绩名列前茅者。

然然(化名)曾经是一名品学兼优、性格外向的“三好学生”。步入中学,随着骤变的学习环境与日益增多的课业,渐渐力不从心,尽管成绩在班级中尚算可观,可不断加重的躯体化症状引起了父母的重视。“一说到上学,身体就痛,有学生是肚子痛,有学生是头晕,但是到综合性医院检查,都查不出有什么问题,这就是孩子情绪导致的躯体化问题。”李丛冉介绍,来学习困难门诊的孩子中,还有一个明显特征——懂事。他们陡然面对全新的环境与突然增多的压力,难免会无所适从,对新学习环境的抵触与因为体谅父母而不得不去学校的无奈,在这种矛盾的长期影响下,各种不适便会通过躯体化症状表现出来。

“成绩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无论成绩好坏,家长都应该与孩子多沟通,勤交流。”李丛冉说。

单纯药物治疗并非万能

家长们争先恐后要带娃去的“学习困难”门诊,是个怎样的就诊套路?孩子真要是确诊了,医生又是如何应对并治疗?在济南市儿童医院儿保所主任赵冬梅的接诊过程中,记者也观察到了就诊案例。

四年级的小安(化名)同学智力正常,甚至是喜欢数学,就是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在了解了孩子的目前学习、情绪、社交及生活方面状况后,医生在一张写满了各类标准化评估及细致检查项目的检查单上,勾选了几项让小安前去检查。

记者注意到,在专家接诊时,一旁还有多位医生一同参与面诊。据了解,她们是来自心理治疗、特殊教育专业、营养学等学科的医生,会协同专家一起对孩子进行综合诊断与评估。赵冬梅介绍,儿保所是由儿童保健医生、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等60余人组成的专业医疗团队,对因各种原因导致学习困难的孩子进行诊断、评估、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干预。

而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李丛冉也表示,对于学习困难的儿童,不会采取单一的药物治疗方法,更多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整合式的治疗方法。“小学和幼儿园大班,出现注意力缺陷的孩子会多一些;中学阶段,躯体化焦虑的学生占比更高一些。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因人施治,既不能用单一的药方,也不会用单纯的某一种治疗手段。”李丛冉说。

据了解,济南市儿童医院暑期就推出了系列相关课程,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改善多动冲动症状、稳定情绪及提升儿童社交等能力。

专家给出原因及应对策略

在“学习困难门诊”及“心理卫生门诊”,家长们常问医生一个问题:“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愿学习?”

据了解,儿童厌学是指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和态度,不愿意学习甚至拒绝学习。儿童厌学给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带来一定的困扰,其原因多种多样,对此,济南市儿童医院医师郭伟桐给出了常见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是神经发育障碍。某些儿童可能有特定学习障碍,如阅读、书写、数学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力发育障碍、孤独谱系障碍(孤独症)等神经发育障碍同样会从智力、注意力等方面对孩子学习造成损害。这些孩子因为神经发育不完善,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学习时容易分心、发呆、畏难,从而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应对策略:及早识别和评估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干预措施。通过医学、特殊教育等方面的干预,弥补孩子的缺陷,提供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克服学习困难。

二是情绪问题和心理压力。在儿童中,焦虑、抑郁和学校恐惧症等情绪障碍可能使他们精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缺乏自信,进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家庭问题、社交问题或过度竞争的学业压力也可能加重儿童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应对策略:家长和老师们应当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鼓励儿童表达情绪,并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以减少心理压力。家长和教师应采取积极、正面的教育方法,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是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学习环境的质量和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动力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学校缺乏积极的学习氛围,或者家庭对学习缺乏支持和鼓励,有的家长教育方式过于严厉、粗暴或放纵,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应对策略:老师们可以探索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并提供适当的家庭学习支持。

此外,李丛冉也建议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应对方法可以从学龄前抓起。她举例说,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很多父母会给宝宝买各式各样的玩具。“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可以一次只给他玩固定的一种玩具,不要在孩子面前一次性摆上很多种玩具,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安静不下来。”李丛冉也提醒各位家长,手机成瘾也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一大诱因。家长应当减少屏幕暴露时间,减少孩子的手机使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贺照阳 刘通)

责任编辑: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