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开机,让“颤抖”的生命不再惧“帕”

海报新闻    2024-08-08 14:56:28

海报新闻记者 孙海燕 济南报道

身体不受控制,症状持续加重,不断调整用药,渐渐丧失自理能力,焦虑、抑郁的痛苦如影随形,当帕金森病魔侵袭,患者的生活变得苦不堪言。

脑起搏器手术(DBS),专业术语为“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术后“一键开机”,折磨患者多年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帕金森病首选的外科疗法。

近年来,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以下简称“省立三院”)神经外一科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精益求精,将该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以精准、安全、有效的治疗,最大限度帮助帕金森病患者回归社会,让那些“颤抖”的生命不再惧“帕”。

脑起搏器植入术,中晚期患者的重要选择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在60岁后发病,50岁以下人群也可能患病。统计显示,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高达1.7%。

“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省立三院神经外一科副主任张建斌介绍,该病起病隐匿,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干预治疗时机,中晚期往往会出现运动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服药”是治疗帕金森的常用方法,起初效果会比较明显,但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的加重,药效会逐渐变差,直至不能自理。DBS疗法,已经成为患病五年及以上患者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省立三院神经外一科将DBS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脑深部的特定核团,进而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目的。随着业界口碑的崛起,科室也蜚声省内外,吸引了众多“帕”友前来求治。

跨越千里求医,“一键开机”症状神奇消失

56岁的陈先生,曾是新疆阿勒泰地区某学校校长,因不幸罹患帕金森病不得已放弃事业。长期饱受病症折磨的他,对单纯的药物治疗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先生在网上看到了省立三院神经外一科通过DBS治疗帕金森病的成功案例,这让他绝望的内心重新燃起了希望。在家人的陪护下,陈先生跨越千里,慕名来到省立三院。

“陈先生患的是原发型帕金森病,当时手抖得厉害,已经基本无法行走。”张建斌道。经过充分的评估后,神经外科主任、首席专家张荣伟教授与张建斌带领科室团队多次开展病例讨论,并决定为其实施DBS疗法。

  张建斌团队为患者进行脑起搏器植入术

“DBS疗法,是将电极植入到大脑深部黄豆粒大小的丘脑底核中,通过电刺激调节神经环路的异常电活动,缓解运动障碍症状,使患者恢复活动能力。”张建斌介绍,手术要求极为精密,哪怕是大于1毫米的误差,也会影响手术效果。

如何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对于这一疑问,张建斌表示,术前要通过一系列高精度技术对手术路径进行设计,术中植入电极后,在未拆除头部定向框架前,即可使用术中CT进行检查,将术中CT图像与术前规划融合,验证电极植入位置是否精准,如有偏差即刻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了电极的精准植入。另外,术中CT检查可以实时了解患者有无电极植入的相关并发症,如脑出血、颅内积气等情况,从而保障手术安全。

历时4个小时的手术,起搏器被精准植入了陈先生大脑内。“一键开机后,陈先生抖动多年的手不抖了,也能下地自如行走了。”

像陈先生这样接受DBS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的患者不胜枚举。

发展多元化技术,打造三大精品亚专科

在不断推进高精尖技术服务患者的同时,科室积极锻造人才梯队,旨在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团队。迄今为止,这一精心锻造的人才力量已成为科室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为科室的长足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国际DBS培训基地,科室培养了来自巴基斯坦、巴西、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国等国家多名神经外科专业医生。昏迷促醒诊疗专科作为院级精品特色专科,培养了一批省内意识障碍诊疗领域专业医生,不断把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发扬光大。

“DBS治疗帕金森病,省立三院做的是成功的,但像冻结步态、非运动症状的治疗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对于DBS技术的局限性,张建斌有清晰的认识,下一步科室将拓宽病种,拓展技术边界,逐步引进推行脊髓型电刺激、周围神经电刺激、运动皮层电刺激等技术,使科室的临床技术更趋多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神经外科主任、首席专家张荣伟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将继续秉持“精准、安全、有效”的治疗理念,全面提升科学化诊断、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打造运动障碍、慢性意识障碍、神经疼痛三大类精品亚专科,为广大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患者减轻病痛。

专家介绍:

张荣伟

神经外科主任,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颅底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有近百例脑干肿瘤手术经验;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切除,尤其是海绵窦侵袭性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具有独到技术优势,有千余例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经验;岩斜区脑膜瘤及矢状窦旁巨大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开展的急诊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术,挽救了数百名危重患者生命。开展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外科治疗帕金森病有两千余例的临床经验。

兼任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委,《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实用医药杂志》编委。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6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3部。主研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5项,山东省科技三等奖1项。2008年参加汶川抗震救灾,表现突出,荣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2008年获第五届中国医师奖提名奖。2011年荣立三等功一次。2022年获评“山东好医生”。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张建斌

神经外一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功能及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采用DBS治疗帕金森病、梅杰综合征及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昏迷促醒及植物人促醒的脑深部电刺激(DBS)及脊髓电刺激(SCS)手术;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手术及神经导航下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等颅神经疾病;脑积水、颅内感染及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神经重症患者的救治;擅长采用微创技术处理各种颅内肿瘤。

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调控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创伤医师分会神经创伤与重症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激光医学会脑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神经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小儿神经外科委员会委员。

互联网医院问诊二维码: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