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彬举重成功卫冕!小众项目怎么就成了中国人“孔武有力”的最好外宣?
大众新闻客户端 张楠 2024-08-08 00:01:08原创
143公斤,新的奥运会抓举纪录!当地时间8月7日,巴黎奥运会举重男子61公斤级决赛上,李发彬以310公斤的总成绩成功卫冕。
场下不同肤色的观众,此刻疯狂欢呼。中国举重队,有着相当多的国外“自来粉”。举重运动,成了中国人“孔武有力”形象的最好外宣。
李发彬是抓举世界纪录(146公斤)和挺举奥运会纪录(172公斤)的拥有者。开局第一把,李发彬就要了135公斤,因为重量大,所以跟印度尼西亚选手伊拉万最后登场。
抓举阶段,前面选手用完三次抓举试举机会后,仍然无法对李发彬形成威胁。开局要了134公斤的意大利选手,三次试举失败,告别本次巴黎奥运会舞台。今年35岁,年纪最大的伊拉万,倒数第二位登场,试举失败。这位老将因为年龄问题,巴黎周期表现很不稳定。
此时,还未登场的李发彬把自己开局的重量调整到了137公斤,逼着伊拉万连续试举,这是举重常用战术。但伊拉万顶住压力,举起了135公斤。
保持着抓举世界纪录的李发彬很从容,一把举起全场最大重量,这一把已经冠绝全场。为了挑战李发彬,伊拉万举起了139公斤,但因技术细节,被判定失败。
倒数第二把,李发彬举起140公斤,其他选手全部失败的重量,在“中国力量”面前举重若轻。最后一把,李发彬加到143公斤并试举成功,稳定扩大了总成绩的优势,已领先第二名8公斤。这个重量,也刷新了抓举的奥运会纪录。
挺举阶段,因为抓举的巨大优势,李发彬降低开局重量到167公斤,第二把顺利举起。总成绩310公斤的李发彬,锁定胜局。
举重运动,本身确实是“小众项目”,确实难度很高,一般人练不了。作为唯一被奥运会认可的力量竞技项目,举重是一套复合动作,训练门槛相当高。举重技术中的每个动作都比一般健美体系或者力量举体系的训练动作要难上许多,同时动作节奏还要保持连贯和精确,它是技术和力量的完美结合。
可以说,举重是力量训练体系里最复杂、细节最多的项目。不少运动员在赛场上冲击极限重量时,稍有不慎就会受伤。
但举重归属的力量训练,在国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以雕刻身体线条为主,重在打造肌肉维度的健美式训练,还是近些年越来越火,以提高身体整体运动能力为主的CROSSFIT,亦或是从19世纪就风靡于欧洲的大力士运动,都在国际范围内有着一批数量庞大的业余爱好者和堪称“狂热”的粉丝。
举重运动员兼具“力与美”的健硕外形和惊人的力量表现,很容易就能在对力量训练狂热追捧的国际受众里,收获大量粉丝。中国选手在举重项目表现非常亮眼。
在伦敦奥运会上,吕小军抓举175公斤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挺举204公斤,总成绩379公斤刷新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夺得金牌。
东京奥运会上,在男子61公斤的奥运举重赛场,李发彬以总成绩313公斤如愿夺金,在比赛中他上演了金鸡独立的经典画面。虽然是一个错误动作,但用单侧身体一条腿举起166公斤,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核心力量,和不顾一切追求胜利的拼搏精神。这个瞬间,至今仍然是奥运赛场上的“名场面”。
近年来,举重在国内的热度也越来越高。合理的举重训练,能够极大地提高身体素质。因为举重的这些价值,各类运动的中高阶爱好者,都会在训练中加入一些举重动作训练。随着全民健身的火热开展,想要在运动场上一展身手的爱好者们,势必要对身体综合素质进行打磨。举重在国内的受众,未来也会越来越广。
在东京奥运会,留下金鸡独立的惊人姿态的李发彬,今天再次站上巴黎奥运会最高领奖台,并打破奥运会抓举纪录,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
(大众新闻巴黎奥运会特派记者 张楠)
责任编辑:蔡继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