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柴里煤矿:接地气的“工匠精神”

大众新闻客户端 张环泽   2024-08-06 16:54:39原创

“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巾帼创新工作室”“山东工人先锋号”……路过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选煤厂以徐青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一张张有分量的“名片”分外吸睛。

该工作室充分发挥徐青创新孵化作用,积极探索和搭建职工创新工作平台,在提升全员技术、管理创新能力的同时,激发全员的创新潜能,真正将创新变为推动矿井创效增收的“主引擎”。

无论什么时候不能忘了学习

徐青深谙一个道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这个“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几张办公桌旁横放一张长长的木桌,各种工具和零件摆放井井有条,和机械制造、选煤生产有关书籍搁在最“趁手”位置,徐青的“休闲时光”多数在这个“小屋”中度过。

没有一劳永逸的技术,只有不断更新的知识。在选煤厂智能化升级改造过程中,她与技术人员一起对选煤厂现有8个蓄水池进行攻关,如何实现液位自动控制、水平衡自动控制?她亲自测量每个水池容积,详细掌握每一个数据。为了提高浮选系统的效果,她刻苦钻研学习,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洗煤经验和烂熟于心的技术参数。

自动自发开设技术课堂

“走,徐青技术创新创效课开课啦,咱们一起听课去……”职工们往往更喜欢在生产现场学点儿“真东西”。

从事煤炭洗选20多年,徐青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而且凭借自己多年生产经验和过硬技术,开设“创新创效技术课堂”,为工友们义务授课。

徐青结合选煤生产、设备运行、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等内容,自己“掌勺”制定培训计划,职工“缺什么,补什么”,实施针对性培训。对个别职工遇到的疑难问题实施“一对一”精准培训,帮助落后职工补短板、强弱项,培养一批既能够继承传统技术工艺,又能够推动选煤厂智能化创建的能工巧匠。

永远不能改变创新的初衷

走进徐青劳模创新工作室,她正拿着自主创新的双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与同事们交流。优化后的旋流器,降低现场中煤带精和矸石带煤指标,效率达99.13%,较原旋流器相比,提高了0.62%,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徐青带头攻关“一级喷水降泡”“压滤机联机自动化改造”等三十多项技术创新项目,不仅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也使商品煤质量外运合格率达到100%,成为了选煤领域真正的“创新工匠”。

徐青致力于挖掘人才,建立传承机制,推广技术成果,她经常说:“不要为了搞创新而创新,而是必须贴近实际、符合企业降本增效实际来研发。”

大众新闻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巩光浩 殷宪芝 李韬 董爱龙

责任编辑:苏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