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层·实践创新榜|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大众新闻客户端 刘小歆 2024-08-05 06:34:38原创
在国家创新体系的诸多要素中,人才是最根本、最活跃的要素,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让人才引得来,更要留得住、用得好,山东坚持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打出政策“组合拳”,不断完善人才引育机制,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
济南:全年计划开发见习岗位1.8万个以上
今年,全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达到84.2万人,其中驻济高校毕业生21.6万人,占比超过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规模达历史最高点。今年上半年,济南市人社部门为2.1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就业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共计6085.39万元。开展招聘活动近50场,组织参会企业9930家,提供岗位35.44万个,19万名大学生和求职者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4.07万个。今年以来,发布事业单位招聘计划7600余个、“三支一扶”招募计划129个,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3600余个。发放创业贷10.84亿元、泉岗贷11.29亿元,落实各类创业补贴1452.5万元,扶持市场主体6332家,稳定和扩大岗位2.2万个。
烟台:建立实名制数据库,汇聚用工保障“蓄水池”
莱阳市人社局收集莱阳市85户重点规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实名制信息和劳动者常备就业信息,建立求职者、返莱高校毕业生、企业用工需求三个实名制数据库,创新“大数据精准促匹配”模式,提高招聘、求职双方对接效率。紧盯预制菜、高端化工、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聚焦市级以上重点项目,摸清莱阳市210余家规上企业用人需求,组织企业服务专员定期“送政策、解难题”,累计解决重点企业的紧缺用工650余人。
潍坊:人才培育竞赛+培训互学互长
今年,潍城区总工会与潍坊市技师学院联合挂牌成立潍城区劳模工匠学院,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闭环,形成人才培养、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良性循环,让产业工人迈上了成长成才的“快速路”,不断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搭建桥梁,以人才链赋能。潍城区依托劳模工匠学院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创新竞赛,积极承办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竞赛,示范带动相关行业、企业竞赛活动开展,为工匠人才强技能、精技术、比本领、展风采搭建良好平台载体。推动竞赛成果应用推广,把竞赛的理念、标准和创新实践转化为工匠人才培养标准,纳入课程体系,实现竞赛和培训互学互长、良性循环。承办2024年“赋智赋能·匠筑潍坊·助力五大攻坚战”潍坊市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职工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的选手,择优申报“潍坊市职工创新创效能手”。
日照:岗位送到“家门口”
7月28日上午,北京路街道大连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格外热闹,日照经开区2024年“天天有岗位 周周有直播月月有招聘”第七场招聘会助力“社区微业”招聘专场在此举行,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双向奔赴平台。社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单元,是重要的就业“蓄水池”和“稳定器”。此次把招聘会开到社区,是日照经开区落实“社区微业”行动的务实之举。
“我们把招聘会开到社区,就是想挖掘社区就业潜力,拓宽社区就业渠道,提升社区就业服务能力。”日照经开区人才开发与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李强介绍。为了办好这次招聘会,中心与社区提早沟通,了解居民就业创业情况;招聘会当天,安排专人宣讲就业创业政策、解答居民疑问,设立技能提升报名点,助力社区居民就业创业。
日照经开区打造“天天有岗位 周周有直播 月月有招聘”品牌,每月一次的专场招聘会,成了企业与求职者不见不散的“约定”。自去年以来,全区已组织大型招聘会22场,累计为718家企业发布岗位25069个,达成就业意向7150人。
(资料来源:济南日报、烟台日报、潍坊日报、日照日报)
责任编辑:刘小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