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导师激活力,登峰队员促提升!青岛市检察机关系统培养优秀公诉人
大众新闻客户端 薄克国 2024-07-15 17:24:17原创
“刑事诉讼的重心从‘侦查’到‘审判’,必须将证据裁判原则贯彻到诉讼的每一个阶段。无证据,不能认定案件事实。”日前,“齐鲁登峰工程”青岛战队第三期业务考核成功举行,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冯俊伟受邀为学员授课,在互动交流中分享前沿理论观点、探讨解决实务难题,现场氛围热烈,队伍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今年以来,青岛检察机关紧扣省院“齐鲁登峰工程”开展公诉人常态化培训,上下一体通力协作,因地制宜采取务实举措,系统培养优秀公诉人,为勇登全国公诉业务竞赛顶峰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双导师制,助力综合素能再提升
“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准确把握庭审整体节奏,灵活应对被告人辩解,直击案件核心事实,条理清晰,展现了公诉人应有的素质和能力。”高校导师潘侠对参训干警办理的案件推门听庭,给出了高度评价。为进一步加强公诉队伍专业化建设,青岛市院创新1位学术导师+1位实务导师的“双导师”带教机制,聘任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四所驻青高校的10位学者教授作为青岛战队培养导师,聚力打造一批高层次、专家型公诉精英。
以训促学,打造高校导师授课“带头学”、包院导师带队“跟进学”、小组交流“研讨学”的“三学联动”学习体系,两级院共定期邀请培养导师当面授课和理论指导10余次,常态化开展案例演练,举办伤情鉴定、价格认定等实务讲座,练就“善钻研”的能力。
以学促练,通过交办新型、争议性案件,组织参加检察官课题研修与理论研讨,由“双导师”与青年干警共同参与,观点交叉、智慧碰撞,引领学员全方位、多角度学深悟透相关法律理论和实务知识,练就“勤思考”的本领。
以练促战,深度融入“百庭观摩、千庭评议”活动,随机抽取青岛战队成员办理的公诉案件,不打招呼、推门听庭,组织导师等业务专家对出庭履职情况现场评议打分,通过庭审“实战化”,督促学员不断提高出庭应变能力及公诉业务水平,练就“会办案”的功力。
压实责任,构建人才培养大格局
“公诉人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全市两级院都要把公诉人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持续推进,推动刑事检察队伍接续发展。”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光在公诉人常态化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表示,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形成“全员参与、勇攀高峰”的良好氛围。
坚持五个结合,搭建成长平台。青岛市人民检察院早部署、早谋划,年初举办开班仪式,以高校培养导师与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包院导师相结合、青岛市人民检察院统筹规划与基层院因地制宜相结合、参训队员自学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定期评比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业务培训与实战历练相结合等五个结合,为青年干警成长发展搭建平台,不断提升培训质效。
实施分院培养,强化精准滴灌。根据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齐鲁登峰工程”实施意见,细化青岛公诉登峰工程方案,围绕学习计划及考评方式配套制定具体措施,各基层院根据各自特点,从青年干警中选拔业务素质强、精神风貌佳的人才,成立各院“小分队”,持续搭建“市院+本院”人才队伍建设双阵地,着力锻造一批高素质、硬实力的公诉检察人才。
坚持学员领学,营造创优氛围。由参训干警领学,“双导师”点评,采取“联学必领学、领学必研讨、研讨必点评”的方式,学习刑法、刑事诉讼法及指导性案例等专业知识,分享学习体会,精心培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公诉人,充分带动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系统谋划,推动队伍建设长效化
5月底,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组织举办“齐鲁公诉登峰工程”第一期模拟法庭论辩赛,来自全省18个地市的20名选手进行了比拼,青岛战队选派的选手代表刘雪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的好成绩。青岛检察机关始终坚持立足长远、系统谋划,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为引领,以切实提升全市刑检队伍业务素能、实现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标,落实务实举措,助推人才培养常态化长效化。
强化理论研究。通过与高校联合开展法学专题理论研究,重点加强对刑事检察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政策理论、前沿理论和疑难问题的研究,支持学员申报最高检、省院理论研究课题、撰写发表理论文章,推动形成法学理论成果。目前共制发参训干警撰写的案例分析12篇、刑事业务探讨文章20篇。
完善考评机制。将公诉人才的定期培训与“长期滴灌”相结合,联合“双导师”共同就刑事理论、办案难点等方面针对性地制定笔试题目,建立基层院一周一考、一月一考、市院定期考核的常态化考评机制。目前组织全市业务考核2次,常态化组织开展比武练兵、论辩对抗、案件庭审观摩等活动20余次。
建强人才梯队。建立考核积分排位制度,对39名队员的历次成绩进行累积排名,实施“优胜劣汰”竞争机制,根据成绩逐步建立青岛战队的“优秀公诉后备人才、优秀公诉骨干人才、优秀公诉精英人才”三层塔型梯队方阵,形成人才高地,激励队员自我加压、勇挑重担,纵深推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青岛市检察机关将持续推进“双导师”培养机制,努力做到“三个善于”,在实战实训中淬炼过硬本领,提高公诉人业务素质和办案质效,以高度的凝聚力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青岛刑事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孙晓静 张恬)
责任编辑:薄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