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丨山明水秀中的另番风景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 2024-07-06 08:44:56
□王溱
绍兴是古城,又是旅游之城。这里有山水绮丽鲜花盛开的美景,有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古镇,还有地质结构特殊、令人感叹的岩石公园,可谓景观丰富,多彩耀目。
令人意外又赞叹的是,在许多景点景区里,伴随着红花绿树、湖光山色、小桥庭院、诗情画意,一些历史名人和著名事件悄然出现在游客面前,让游客在感受当下快乐和惬意的同时,了解和回顾过往的人和事,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感悟,收获更丰。
那天去黄酒小镇,这座具有1600余年历史文化的古镇,素有酒乡美称,现已被打造成了旅游的“舞台”,各种与酒有关的道具,布满小镇的街道、巷子、桥头两侧,顿时给人以家家做酒、满街卖酒的感觉。闲逛之时,突然发现指示牌上标注着徐锡麟故居的字眼。这让我兴趣大增。在中学时就知道了徐锡麟的名字,更知道他与秋瑾共同策划武装起义的故事,没想到在黄酒小镇发现了其故居,这有些意外,更多的是兴奋。于是赶忙顺着指示牌前行。拐了好几道弯,在长长的巷子里穿梭了好一阵子,终于在不起眼处看到了故居的大门。后来得知,这是后门。故居还是很宽敞的,粉墙黛瓦,是一幢具有江南水乡民居特色的清代建筑。徐锡麟在此出生并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以后又在此从事革命活动,所以故居里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史迹。
在酒气弥漫的小镇里,会有一处先烈故居供游客参观,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当年徐锡麟、秋瑾如何置生死于不顾,勇敢无畏地发动浙皖起义,最后慷慨就义;会真切体会到,要革命就要有牺牲,胜利的道路从来都是用先驱们的鲜血和生命铺就的。
柯岩风景区以古采石遗景为特色,融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是古越文化的集大成。游客非常多,用人山人海形容一点不为过。
那天走进景区路过一个小土坡时,发现有一处石阶路直通山顶,跟随游人而上,到了坡顶看到一块石碑立在空地上。石碑略有残缺,个别处还有些破碎,但整体完整。石碑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走近仔细辨认,原来镌刻着96位阵亡军人的名字,立碑人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预备师步兵第二十九团第一营营长赵祖光。1940年4月间,赵祖光所辖的一营,与日本侵略者发生遭遇战,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有96名战士壮烈牺牲。赵祖光悲愤痛心,事后便立了这块碑作为纪念。1996年柯岩风景区建设时,这块被隐藏了数十年的石碑被重新高高竖起,作为中华儿女抵抗日寇、浴血捐躯的历史痕迹,向游客开放。
来瞻仰石碑的游客不多,因为地点比较隐蔽,许多游客都擦肩而过,并不知道在这风景宜人的景区里,还有这样一块石碑存在。不过对走上山坡的游客来说,这块石碑的意义不亚于数千年的“石文化”。人们在观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领略人类精神力量的浩然正气,会别有一番感触。
绍兴的安昌古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建筑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有桥有水,古朴典雅,还是绍兴师爷的故乡。游客在这里品尝著名的腊味,乘坐乌篷船穿梭在一座座小桥之下,欣赏着两岸的烟火盛况,惬意浓浓。在这里我又发现了一处特别的景色——红色记忆广场。广场地处宽阔,与周围居民逼仄的居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广场上矗立两位革命烈士的雕像。1942年初,为发展革命武装力量,两位革命志士在一次行动中双双被捕,惨遭日寇杀害,时年仅26岁、23岁。
在喧闹的古镇为两位年轻的先烈竖起雕像,显然是为了纪念共产党人的英勇事迹,但同时似乎在告知来古镇游玩的游客,任何辉煌的背后都有先人们的奋斗和奉献。除了敬仰、感恩,更多的是要传承、珍惜。
责任编辑:孟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