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观察|大雨之下的青岛热浪!王心凌许嵩两场演唱会,一座城市一天吸引数万歌迷奔赴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黄靖斐   2024-06-30 14:09:52原创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6月29日,数以万计的青岛王心凌男孩唱着《爱你》《DA DA DA》《睫毛弯弯》走进城阳的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体育馆,“青岛霸总”登上热搜;同一天,许嵩“呼吸之野”巡回演唱会在崂山区国信体育中心内国信体育场。数万来自全国的歌迷两场音乐会奔赴一座城,始于浪漫,首首合唱,大雨滂沱浇不灭歌迷滚烫的心。

更符合短视频语境下歌迷需求

未来几个月山东省将迎来一大波演唱会,“音乐诗人”李健,“情歌王子”张信哲,“情歌教父”周传雄,刘若英、任贤齐、林俊杰……热度空前。今年,青岛啤酒节开幕式也更是别出心裁,将融入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唱会,审批曲目包括了李荣浩、辛晓琪、动力火车、单依纯、耿斯汉、姚晓棠等知名歌手的代表曲目。让市民畅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激情与活力。

著名DJ、青岛资深音乐人立波介绍,去年青岛的周传雄、任贤齐、林志炫等带来的70后,80后的怀旧的情怀,今年的重点则更加向90、00后倾斜,演唱会的内容也很不同,如果说以前更高要求的是歌手的唱功、演唱实力以及歌词的完整,现在的演唱会则更加强调放松、互动,更符合短视频语境下年轻人的需求和调性。“许嵩在台上就简简单单聊他的童年,用中国风的歌词写的祖国的大好河山,告诉大家在38岁的年纪还要继续阳光,呈现的是他个人成长的记录。”

王心凌跟随父辈回归青岛做此次巡演的收官演出,可以看出主办方和她本人的用心,王心凌祖籍青岛,因而青岛演唱会对王心凌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在演唱会现场她跟歌迷分享了在青岛各个网红景点的打卡,去了崂山、八大关,喝啤酒吃蛤蜊,专门演唱了青岛话版的《挖蛤蜊》,让青岛歌迷更加亲近。“王心凌演唱会体量更多的体现在全国的歌迷数量上,她的歌伴随很多80、90后的青春,有她自己的魅力,我们不能给她定义得太浅了。”

TOP级配套服务专业成为常态

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体育馆容量应该是一万五左右,但现场秩序井然。“宠粉”免费大巴就位,地铁延长交通时间,公安民警、消防和安保人员,多名青年志愿者坚守一线,还有多个临时停车位和快餐便利店…… 立波表示。“以前如果下雨,户外场我们就会很谨慎,甚至担心演出会不会暂停,现在完全不会考虑这些,各方面的专业的措施配套,让歌迷在演唱会上很享受。立波举例许嵩的演唱会,“一个小3万人演唱会现场,从头至尾大家都跟着一起唱,荧光棒统一调控,沉浸式舞台,就像面对面交流一样,跟着许嵩的音乐进行了一场畅快的旅行。现在,这种TOP级专业和服务越来越成为常态。”

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唱会,是一群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力量,是“一座城”对“一群人”的温柔以待,是“城市”与“音乐”关于浪漫的双向奔赴。“这也代表了青岛在演唱会的举办上更加专业。可能青岛本地的观众都不会超过10%,因为平台是散开的,大家公平去抢票,外地放假来旅行歌迷,就会把旅行和看演唱会绑定,一举双得,也给青岛的文化旅游带来很大的流量,做好演唱会的口碑非常重要。”

歌迷粉丝迎来久违的狂欢,抢门票、订机票,用真金白银换来与偶像歌手的一场又一场双向奔赴。音乐的节拍,正伴着“文旅”大踏步前行。在业内人士看来,青岛今年演唱会的高热状态,不只是商业环境的效应,更多的则是这座城市文旅整体魅力的体现。青岛还有多大的演唱会潜力,这座城市的文化项目投射范围能有多远?

建立”演唱会之城“IP

2024青岛演唱会的密集落地,进一步引发了业界“将演唱会流量转化为文旅流量”的思考。青岛利用2024演唱会的吸引力,通过演唱会吸引了大量外地歌迷,显著提升了旅游收入和城市知名度。每场演唱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歌迷入场,对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链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业内人士表示,头部演唱会项目的相继落地,使得青岛演出市场的运作更加纯熟,从舞台搭建、灯光舞美到演唱会周边服务等各个产业链条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邓紫棋、陶喆演唱会连开两天,拉开了青岛“演唱会之夏”的序幕。王心凌和许嵩的现场激情热烈,下半年,已有14位明星、团体的16场大型演唱会确定落户青岛。在立波看来,青岛在演唱会上还具备更大的潜力,“需要有更多操盘创意的灵感,给演唱会注入新的内容,让城市的调性和演唱本身结合,青岛需要更国际化TOP级别演唱会。”

华晨宇的烟台“日出演唱会”、五月天的10场鸟巢演出会,都被认为极具创意的演唱会,立波认为,既体现了城市的消费市场容量、歌迷接待能力和大型演出运作专业度,也是城市文化对周边城市吸引力、投射能力的验证。

演唱会的下一步,将是城市核心文化IP的建立。随着大型演出服务保障的提升,青岛为歌迷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服务支持,优化了营商环境,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青岛的演唱会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从三万人以上的大型体育场演唱会、万人左右的中型演出场地到五千人规模的室内演出场所,满足了不同量级的演出需求。如何建立一个”演唱会之城“IP,青岛需要一边提升歌迷的观演感受,一边提升场地的硬件水平,继续吸引类似周杰伦、张学友、陈奕迅等重量级项目落地。

应当注意到,演唱会/音乐节已经成为各个城市文旅的重要赛道。如何呈现年轻态的文化消费时尚,如何构建年轻人友好的文化环境,演唱会/音乐节的落地,使得青岛迅速进入演唱会行业先进梯队。加大对演唱会头部企业的引入,提升青岛体育场馆的观演硬件设施,以文旅思维重新思考演唱会项目,才能打造真正歌迷友好的城市氛围,将歌迷流量变成“留量”,持续吸引大型演出和年轻人流量涌入青岛。

责任编辑:仲维莉